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为法家先驱。拜齐国上卿(丞相)四十余年,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子》里多处出现“市”字,例如,《管子·问第》就指出,“而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以和而利也,正是道也”,说明物价是不断围统一个稳定价格上下波动,市场自有其内部机制进行调节,政府不能强行干预。《管子·国著》则提出“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认为虽然市场具有自组织的功能,但政府调控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参与经济既可纠正市场失灵,又可带来财政收入,减轻人民税收负担。《管子·轻重甲》中指出,“故为国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鼓励齐国境内和诸侯国之间的商品流通,并采取了设立市场、减轻关税、提供服务、发展外贸等四大政策;同时,他还利用黄金与刀币间的兑换比率,即现代意义上的汇率,通过本币贬值拉动出口,聚敛财富。

——摘编自宗良、饶馨怡、武岩《管仲经济思想及其对现代经济理论创新的启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析管仲的经济思想。
2024-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洪亮吉(1746-1809)是乾嘉时期知名学者,著有《治平篇》和《生计篇》阐述其关于人口的思想。他认为“治平百馀年,户口则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然而耕地“增三倍五倍而至矣”。他忧心忡忡地说:“户口既十倍于前,则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洪亮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洪亮吉生活的时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特殊时期,在那个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洞察到人口的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他的人口思想对如今社会仍然有一定警示作用。

——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2024-05-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并不等同于财富,只是作为交换手段和价值符号的货币,只代表着一种兑现财富的能力。所以,通过国际贸易,以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换取“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也不能成为工业原料的白银,并不一定获得真正的利益。中国输出的商品是以资源的高耗费为前提的,包括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西方输出的是贵金属,这些贵金属是从殖民地掠夺而来的,西方人并没有为此支付应有的成本——没有为此耗费自己的生存资源。这意味着白银流入越多,中国民众赖以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源流失越多,白银加剧了中国下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贫困。

——摘编自李宪堂《白银在明清社会经济中生发的双重效应》

请简要评析材料中李宪唐关于“白银流入”的观点。
2024-05-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结构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到宋代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崇文抑武”的局面开始形成。北宋开国皇帝,面对唐朝由兴盛转向衰亡及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教训,深知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的弊端。政治上一改历史上的武人政治,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重用文人士大夫,对他们不杀少辱,给予很多优厚的政治待遇,从而出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已经成为宋初统治者的共识。反之,宋太祖对武人则处处加以压制,收夺大将兵权,集军权于中央,以防武人势力崛起而谋反。这种崇文抑武的政治制度,后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直到明清。

——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运用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核心观点的理解。
2024-05-12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外不仅有原,原间还有河流。当地的人自来就有八水绕长安的俗谚。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明确提出:“八川分流,相背异态”。

——摘编自史念海《长安八水——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西北曰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京城。

——摘编自《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唐、北宋都城人口密度表


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长安84100-18011905-21429
东京27.37120-17043844-62112

——白岳波《唐北宋时期市制演变研究——以都城为中心》

材料三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

   
北宋东京城平面复原图


运用上述材料,以“唐宋都城布局”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阐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08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无论是儒、道、墨,还是释,都认同、传承和合人文精神。不管是天地万物的生生,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的相互关系,还是政治结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审美,都贯通着和合。

——张立文《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

材料二   天下同文,家家户户置程朱之书,人皆知性理之学,教化之道近乎成。

——【朝】李齐贤(1288~1367)《益斋乱稿·第9卷·更张治道》

材料三   圣人千言万语,只要人理会得,故所示不同,所入即一也。且古人各自有入头处。如周子(周敦颐)之主静、程子(程颐程颢)之持敬、朱子(朱熹)之穷理、象山(陆九渊)之易简、……阳明(王守仁)之良知,其言似异而入处不别。

——【日】藤原惺窝(1561~1619)《惺窝答问》

根据材料,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结合理学的形成或传播,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三个中国”说,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材料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争竞自团结之时代也……此实汉族自经营其内部之事。当时所交涉者。惟苗种诸族类而已。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而其内外之变动。实皆为二千年所未有。

——摘编自1901年梁启超《中国史叙论》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从“三个中国”说中任选一个阶段,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15更新 | 28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的圣人形象,早在孔门弟子那里已经大致形成,但是,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公认。到了汉代,孔子渐渐成了从官府到民间共同推崇的圣人。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不仅肯定了孔子是圣人,而且推崇其为“至圣”,认为孔子是从圣人中走出来,出类拔萃、独步天下的人物。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批孔,“打倒孔家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纷纷揭批孔子,认为孔子是封建礼教的代表;孔子尊君,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门伦理,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认定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指出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吸收孔子思想的精华,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孔子的智慧到今天仍然可以指引着人类前进的脚步。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钧林《历代孔子形象之嬗变》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孔子“形象”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22更新 | 24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观之当代西方史学界,他们在研究清代历史时,也大多将康雍乾时期称为“盛世”或“盛清”,其中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在《盛清,1683—1839》和《洪业——清朝升国史》两书中认为,清朝统治之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快地摆脱了17世纪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令欧洲君主羡慕的是,在多尔衮、顺治帝和康熙帝奠定的牢固基础上,清朝统治者建起了一个疆域辽阔、文化灿烂的强大帝国,在此后的近两个世纪中,都没有真正的对手能够向清朝的统治挑战。孔飞力在《叫魂)一书中.甚至将乾隆统治时期称作是一个“镀金的时代”,虽然他的要义在于揭示18世纪晚期的盛世之潜伏的危机与焦虑。这当然是对“盛世”之说在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批判性采用。

——摘自刘焕性《“康乾盛世”之说的由来》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材料中关于“康乾盛世”的观点。
2024-03-22更新 | 16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

——《清仁宗实录》卷320嘉庆二十一年七月乙卵

材料二:有关锁国的利弊,历来议论纷纭;但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锁国无疑是个有力因素。在经济方面,国内产业得到发展,在文化方面,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等等,可以说都是由于锁国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

——坂本太郎在《日本史》


提取关联信息,围绕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外历史,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2-27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寒假返校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