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义轻利B.农商皆本C.重农抑商D.重商主义
2 . 考古学家指出,内蒙古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500年左右。依据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纹饰蕴含着甲骨文的影子。这可以用来说明,甲骨文是(       
A.国家初始形态的表征B.原始手工业发展下的结果
C.文化发展演进的产物D.草原部族图腾文化的体现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接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图》。

——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4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84次组卷 | 84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二   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明会要·职官志》曰:“内阁之职同于古之相者,以其主票拟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明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结合秦朝至隋唐的史实说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的原因,并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发展演变趋势。
2024-01-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结合所学可知,玉米和甘薯的输入(       
A.缓解了人地矛盾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改变了小农经济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2024-01-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7 . “生我兮父母,长我兮疆土,我生不逢时兮,疆土多遭倭寇侵辱,救我再生兮,朝廷雄师也。”这首诗歌赞扬的事件主要发生在(       
A.秦朝B.明朝C.元朝D.晚清
2024-01-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8 . 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手工业出现了众多特色瓷器,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这反映出宋朝(       
A.打破坊市制度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社会经济发展D.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2024-0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辽朝把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上,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管理,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这一制度(       
A.重视南北权力的制衡B.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
C.实行民族歧视的政策D.消弭各民族间的矛盾
2024-01-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10 . 某同学设计了宋朝时期文臣武将的对话,文臣:“让我统兵,可我不会打仗。”武将:“我会统兵,可我是个摆设。”这一对话反映了宋朝(       
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B.在各州设置通判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在地方设转运使
2024-01-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