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西汉大败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有计划地逐步向这里进行移民,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举措旨在(     
A.统一思想B.削弱相权C.打击豪强D.开拓疆域
2024-06-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元朝“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朝“这一行政模式”是(     
A.刺史制度B.行省制度C.丞相制度D.内阁制度
2024-06-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奢侈之风盛行,这风气最先起源于官宦之家,后来有些下层民众的妻女也都衣绸戴金,甚至有些地区的人们竞相以穿华服为夸耀。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B.等级观念的消亡C.理学思想的影响D.科学技术的进步
2024-06-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节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方社会发展的认识。
2024-06-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该现象可印证(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商品经济的产生C.长途贸易的兴盛D.坊市制度的瓦解
2024-06-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2022年6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叠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源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现。这体现出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多元一体B.南北均衡C.中原核心D.领先世界
2024-06-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等措施。以上举措(     
A.有利于孝文帝统一中国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D.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2024-06-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了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史称(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华夏认同
2024-06-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