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忠”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本义是“尽心尽力”;春秋战国时期,其意义明显朝着下对上的关系发展或转化,并成为一种政治规范。《战国策》一书中“忠”字共出现97次,如表所示:

篇名

东周策

西周策

秦策

齐策

楚策

赵策

魏策

韩策

燕策

中山策

次数

2

1

31

9

5

21

9

7

11

1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共识B.秦国社会转型较为彻底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2 . “祝融八姓”之说出自《国语·郑语》,是指姓己、董、彭、曹、芈等八个分布在今河南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及淮水流域、江汉流域的族群,他们均把祝融作为自己的祖先。“祝融八姓”的出现(     
A.动摇了周天子统治地位B.导致分封制走向崩溃
C.体现了同源共祖的观念D.反映了社会转型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子贡被认为是儒商鼻祖,得到鲁、卫等诸侯国君的敬重。有学者认为,子贡是借助了孔子弟子的身份,并恪守忠恕理念,构建起广泛的人脉,才形成了遍布四方的商业网络,以致“家累千金”。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广泛用于商业B.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质变
C.重商主义观念开始兴起D.义利价值观得到较好统一
4 . 一些非周族的族群有意识地保存、仿制商周王朝的青铜器、铸造铭文,如自称“蛮夷”的楚国很早就铸造铜器并铭功颂德,春秋时代的他们还采用《诗》《礼》《乐》等教育贵族子弟。这表明当时(       
A.尊宗敬祖风尚开始形成B.青铜制作工艺高度发达
C.宗法分封体系遭到破坏D.文化认同局面逐步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狄族的鲜虞部日益发展壮大,建立了中山国。其国王墓中出土了多件背铜鼎、铜壶等酒水器,功能齐全、礼仪完备,与同时期中原诸侯国君的礼用器物一般无二。这反映了(       
A.分封制不断强化B.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C.中原文化的扩展D.各诸侯国间纷争不断
2023-12-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魏文侯师事卜子夏,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齐威王创建稷下学宫,“学士”数百人:秦以重金招纳客卿。当时诸侯国对士的态度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待遇优厚。当时诸侯国的这些做法(       
A.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B.表明古代教育实现了公平公正
C.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发展D.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鲜卑族进入中原以前,其社会形态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可以说是“魏初风俗至陋”。进入中原以后,由于鲜卑贵族内部奴隶主保守势力的存在,这种封建化转化是十分缓慢的。原先迁徙式的游牧经济进入中原后逐渐弱化,封建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他不可能同落后的经济制度平等相处,这两种经济所代表的阶级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以占少数的鲜卑族人来统治占大多数的汉人和其他民族人,尤其是以一个落后的民族来统治比他先进的民族,其间反差,势必导致民族间的隔阂。因而完成鲜卑族的封建化与处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摘编自龚荫《试论北魏封建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内容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8 . 有学者指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改变了“诸侯卑秦”的局面,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秦王朝的短命也在商鞅变法时埋下了伏笔。下面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与秦短命而亡相关的是(     
A.实行世卿世禄B.实施重农抑商
C.允许土地买卖D.推行严刑峻法
9 . 春秋时期,管仲把齐国人按照职业分成士、农、工、商四类,然后“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士人集中居住在清静之地;农民集中居住在田野;工匠集中居住在官府;商人集中居住在集市。四类人分类聚居,不得随意迁徙,职业世袭。这一举措(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推动了我国农耕经济形态出现
C.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D.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
10 . 公元前645年,晋国在韩原之战中大败于秦,国君被擒,黄河以西的土地被割让。面对不利局势,晋国贵族鼓励“国人”和“野人”到农村地区开垦荒地,向新垦土地征收税赋,并从开荒者中征召士兵。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秦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B.土地国有制开始兴起
C.诸侯纷争引发社会变动D.户籍制度已普遍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