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2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认同。这说明(     
A.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B.血缘成为维系文化、政治认同的纽带
C.中国已成为全国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差别己消失
2024-04-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商鞅则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事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据此可知,他们(       
A.强调反思西周的礼教B.主张为政应因时而变
C.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D.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4 . “祝融八姓”之说出自《国语·郑语》,是指姓己、董、彭、曹、芈等八个分布在今河南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及淮水流域、江汉流域的族群,他们均把祝融作为自己的祖先。“祝融八姓”的出现(     
A.动摇了周天子统治地位B.导致分封制走向崩溃
C.体现了同源共祖的观念D.反映了社会转型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说:“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维护政权的工具;从经济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这属于一种文化的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4-02-23更新 | 132次组卷 | 29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子贡被认为是儒商鼻祖,得到鲁、卫等诸侯国君的敬重。有学者认为,子贡是借助了孔子弟子的身份,并恪守忠恕理念,构建起广泛的人脉,才形成了遍布四方的商业网络,以致“家累千金”。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广泛用于商业B.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质变
C.重商主义观念开始兴起D.义利价值观得到较好统一
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君主不再像过往那样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其标准是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每户百亩。这一政策(       
A.利用均田制防止土地的兼并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激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D.反映了铁犁牛耕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老子主张(       
A.顺应自然B.天下为公C.为政以德D.革故鼎新
2024-01-16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

1—10级

公士

上造

簪袅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

五大夫

左庶长

11—20级

右庶长

左更

中更

右更

少上造

大上造

驷车庶长

大庶长

关内侯

彻候

“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       
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
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D.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2024-0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