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先秦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中记载“大司徒”负责实行荒政和救济孤寡等;“遗人”具体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与施舍;《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十有二曰除盗贼”等荒政措施.还规定了“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救济)”的救助措施;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强调“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主张通过利他和利我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
2023-05-21更新 | 29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何以中国”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研讨的重要命题。唐人孔颖达解读“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根据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       
①孔氏之“中国”以中原文化为标准       ②条约之“中国”具有主权国家含义
③“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④“中国”内涵从文化认同感转为政治归属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3 .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著名河流,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不同地域文化呼吁思想文化的大一统
B.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齐鲁文化圈是当时全国思想的核心区
D.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
2020-12-07更新 | 923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见如图。


材料二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转乾坤一伟人。因以前教育,都限制在政治圈中。以后教育,乃脱离政治圈转入社会而自由发展。孔子的学生,有父子同来受教的,有贵族,有平民。有的很穷,有的很阔。亦有些不是好出身,不务好行业,但经孔子教育,都变为学成行尊、出类拔萃、显于当时、传千后世的一批人物。

材料三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杨荣国《论孔子思想》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阅读材料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示意图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转乾坤一伟人”。
(3)根据材料三,评价孔子采取了什么方法?结论有何不同?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19-10-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创新班周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