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B.“相生相胜”C.反对苛政D.“兼爱”“非攻”
2023-07-10更新 | 3112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2023-08-17更新 | 1595次组卷 | 34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19-06-21更新 | 4968次组卷 | 74卷引用: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内容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的有关史料中关于孔子学生的记载。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类别

人物

身份

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贫贱出身的颜路,颜渊、子张等。

年龄

大小不一致,子路少孔子9岁,颜回则少孔子30岁,子张更是少孔子48岁。

国别

鲁(如颜回)、卫(如子贡)、齐(如公冶长)等。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为政以德D.仁者爱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2019-01-30更新 | 2636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商周历史文化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016-11-27更新 | 3391次组卷 | 135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2018-11-28更新 | 224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海南卷)历史
8 .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两者思想都
A.主张无为而治B.倡导战胜自然C.蕴含和谐理念D.提出仁者爱人
2021-01-26更新 | 1055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大琼中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礼记》中这一故事的引入,主要是说明了孔子(     
A.“以德服人”的理念B.“有教无类”的思想
C.“克己复礼”的要求D.“为政以德”的主张
2023-01-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海南鲁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