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当年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的知识。老子对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下列哪句话体现了材料中老子的观点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17-10-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课 孔子与老子
2 .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被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②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
③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3878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文综训练五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不同的“祭孔”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
材料一“星期休息,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劬又从旁大声而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昨国子监送来牛肉一方。”

——《鲁迅日记》(1913年9月28日)


材料二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正式出席该项大会。他强调……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新华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组织“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根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二:孔子为教主,为种明圣王,.天地、育方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目于孔子大 过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音孔子改制之事也.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898)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 张有哪些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康有为制造出的孔子形象。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及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国家的研究,亚里士多德舍弃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方法,开辟了一条通过广泛调查,以现实中的150多个城邦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提出了他的政治学说。柏拉图所运用的是抽象、演绎的方法,构筑了他的理想国,提供给人们的是想象中的理想国家。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材料二共和政体不应凭借外力支持,而要依赖内在均势来求其稳定。至于就内在力量而言,有大多数人维护这种制度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不良的政体也可能得到多数人拥护的。只有全邦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存在着改变现制的意愿,这才算是稳定……不让任何人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法律不应该看做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研究国家时所用的不同方法,简要指出各自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说明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家应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其中蕴含的哪些思想被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所借鉴。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所期望的理想国家的共同之处。

2016-12-12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课时作业:第2第二单元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8 . 孔子与柏拉图是古代中国与欧洲思想发展史上两颗耀眼的明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思想,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理念,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自提出了治国主张B.他们都代表着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宣传自己的哲学主张,一直投身教育事业D.面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二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材料三网络时代的解读:众说纷纭网民1:孔子的儒教是统治中国劳动人民两千年的封建意识形态,孔子本人也是个学术庸才,所创立的儒学不过是当时社会中一系列道德习俗的大杂烩,其著述毫无逻辑可言。

网民2:孔子思想的精华极具普世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获世界认同,应对他尊敬。盲目反孔,其实是不懂孔,无知的表现。声嘶力竭,不怕被笑话吗?

(1)根据材料一观点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2)“三十而立”一般被理解成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简述孔子的人生目标和为实现其人生目标而进行的努力。

(3)请任选一位网民的观点,概括其对孔子的评价。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10 . 老子姓李名耳。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这一现象受下列古代中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