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末期,礼包括贵族交际中的礼节及贵族婚丧嫁娶等的典礼。当时儒者依靠襄助这些典礼和教授仪文为生,“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及弟子将当时的交往礼仪和各种典礼整理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礼》。他传承古典文化的原则是“述(记述)而不作(修改),信而好古”,但在传承礼的细节上偶有取舍,例如冕,古礼用麻,时人用丝,孔子遵从民众习惯,因为当时用丝廉价;又如古礼臣拜君于堂下,而当时臣拜君于堂上,孔子采用古礼。孔子传承礼的指导思想是“忠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忠”的意义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六经中,《礼》是孔子常讲和弟子必修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中唐以来,韩愈等人打着“复古”的旗帜,掀起了恢复孔孟思想正统地位的古文运动。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客观上要求儒学更多地关注现实,即强调“格物致知”。面对从相对统一到偏安一隅的现实,许多有识之士努力通过对儒学经典研究,从而作出符合现实的新解释。因此,以“理”为宇宙万物本质的本体论哲学观逐渐形成,这既论证了封建纲常的永恒性、合理性,又孕育了一种与之相抗衡的理性精神。更重要的是,两宋理学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人性,使得传统儒学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等精神,真正融化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摘编自王育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变革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重视礼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时代背景,评价孔子对礼的传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理学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2023-07-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

材料一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作为影响最大的理学家,朱熹建构了以理为本原的理学体系。仁在朱熹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天理的代名词。

——摘编自魏义霞《朱熹对仁的诠释》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位。
(3)依据材料三,列出宋朝儒学复兴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派。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长青的原因,并简述儒学在今天有什么积极意义?
2022-11-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殁西周以前的时代,他一生都在为重建西周时期的社会和政治而努力。他认为如果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和美德能够恢复,那么西周这样的理想社会就能重建。在孔子所设想的社会中,A与A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内部关系,比法律更为重要。如果社会中人人都对己坦率,与人仁爱,这就是一个好的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统治者,光有粮食和军队是不够的——成功的统治者必须还要树立某种道德楷模供臣民模仿。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理想国》一书包含了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看法。首先,他相信人类只有在城邦内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柏拉图相信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和激情。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在柏拉图的理想社会中有着对应的阶级:军人代表着激情的部分;人数最多的“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商人)代表着欲望的部分;而理性部分则更多地表现在“护卫者”(统治阶级)身上。如同在一个和谐的个体中那样,在一个和谐的城邦中,所有组成部分必须一起起作用,但理性部分必须控制其他两个部分。“护卫者”应由一个“哲学王”来领导,因为他们“具有知识”,接受过专门训练,经历过特殊社会生活。

——-摘鳊自(美)沃尔夫《夫人物和大问题:那些影响历史的人和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观念产生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