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历代民生主张

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制(保护)民之产”“取于民有制(节制)”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柳宗元“吏为民役”
康有为“去人之私产”“凡农工商之业,比归于公”“凡百举动皆有机器”
孙中山“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群众,对人民负责,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
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体现毛泽东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实践活动,并归纳影响民生观的因素。
2022-03-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老子告诫统治者应该俭约谦下,不高居人民群众之上。他极力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纵欲横行,并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对人民的压榨要有度,不然会适得其反。据此可知,老子
A.发展了早期民本思想B.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
C.极力反对韩非的主张D.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691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
2020-06-08更新 | 76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日新部)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美德即知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认识你自己”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19-06-21更新 | 4979次组卷 | 7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