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表为先秦时期有关儒家礼乐的一些记载。由此可见,儒家注重礼乐旨在
史料出处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记乐记》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
故乐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A.为儒家思想提供历史依据B.维护周天子君主集权统治
C.倡导和规范社会伦理秩序D.适应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 . 荀子说:德行必须与职位相称,职位必须与俸禄相称,俸禄必须与作用相称。从士以上就必须以礼乐制度去节制他们,对百姓就必须用法度去统制他们。这表明荀子
A.强调社会等级和谐B.要求重构社会秩序
C.注重维护伦理纲常D.主张实行礼法并施
3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2020-12-21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B.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D.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2020-11-01更新 | 270次组卷 | 6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天命”、“天道”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
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
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
D.政治意识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
6 .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7 . 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以法为本,建立君主专制,这说明法家代表的是
A.地主阶级
B.平民阶级
C.农民阶级
D.奴隶主阶级
8 .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2019-03-19更新 | 137次组卷 | 4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冯天瑜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道家、儒家
D.儒家、法家
10 .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儒家的“礼制”要求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法家的“变革”主张
2019-01-21更新 | 223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周末小题训 (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