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出自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韩非子》
2 . 有学者谈到先秦诸子百家时说: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思想是逃避的,视人生富贵尊荣为浮云;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是现在。三处空格上分别是
A.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
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
C.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D.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
3 . 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4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016-1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38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法国社会史学家谢和耐在叙述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时说:“君主并不需要使用特殊人物,也无需依靠运气。……道德品质并无作用,甚至还会将事情弄糟,因为它会赋予有德之士以危及君主与法律权威的权力从而导致国家的覆亡。”“某学派”是(       
A.道家B.儒家
C.法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016-11-27更新 | 197次组卷 | 2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1课 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
C.墨子“兼爱”思想
D.庄子“齐物”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6-11-27更新 | 248次组卷 | 22卷引用:【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练习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