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韩非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     
A.世卿世禄制度渐趋崩溃瓦解B.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法家思想成为战国主流思想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现象的描述。该历史时期是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
3 . 庄子在《人间世》中引用孔子的话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由此可知,庄子
A.对儒家思想有所认知
B.对人际关系采取淡然的态度
C.强调君臣的地位平等
D.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2019-10-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先秦一思想家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主张
A.儒家思想影响力很小
B.推崇以德治民的心治社会
C.外儒内法的理论体系
D.法治比礼治更加公平简明
5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为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为中央集权政治考虑
7 . 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8 . 春秋时期史书《左传》曾有记载:“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这表明当时
A.天命观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
B.利用天人感应思想巩固统治
C.社会秩序混乱促进神灵崇拜
D.中国人文理性思想已然萌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
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2019-09-05更新 | 817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的治国理念具有
A.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B.开拓创新精神
C.极其鲜明的开放性
D.悦意进取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