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去除贪欲,回归小国寡民中去就可以消除战争;孔子认为战争大多是非正义的,破坏了以仁义服人的礼制社会;墨子认为人与人“不相爱”是战争根源,主张兼爱,抨击攻伐。这反映了当时
A.春秋与战国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B.思想领的大一统局面的逐渐形成
C.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反对战争是诸子百家的主流思想
2021-04-27更新 | 391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1先秦时期的经济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2 . 庄子《齐物论》开篇即提出“吾丧我”的命题。“丧我”并不是丧失自我,而是去掉纷繁芜杂的“诸我”,消除种种“是非”、“成心”,复归生命本源的虚静灵台,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这体现了庄子
A.反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B.崇尚自然,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C.向往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D.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永恒不变
2021-02-05更新 | 204次组卷 | 6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
A.强调恢复周礼B.成为主流思想
C.蕴含统一思想D.主张中央集权
4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部分写道:“唯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诸侯B.卿大夫C.士D.商人
2020-10-12更新 | 217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2课诸候纷争与变法运动(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5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A.战国时期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和的趋势
B.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活跃的理论创新
C.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高度“忠君”
D.法家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民本”思想
2020-10-10更新 | 11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难点02论从史出与孤证不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2020-10-08更新 | 347次组卷 | 41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7 .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
C.孔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
2020-08-04更新 | 25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历史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体育活动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如蹴鞠、六博、竞渡、舞龙、秋千、棋类、投壶、习武等,参与人员不分贵贱。这反映出当时
A.原有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民间体育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阶层上下流动加速
D.社会文化出现百家争鸣
2019-10-16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17 北京冬奥会展现“中国风与世界情“——体育活动与文明交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儒墨争雄储道争锋,“这也是-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跨世纪大辩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急剧变化
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2019-06-09更新 | 3668次组卷 | 30卷引用:专题0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