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 . 孔子在《论语》中对尧舜极尽溢美之词;孟子则言“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墨子笔下的舜是个农夫、陶工、渔民,因贤能受到尧的赏识推举;庄子则称尧杀害长子,舜流放母弟,“不足以为德”。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彼此之间攻讦不断B.迎合统治阶级需要
C.追求理想化的政治D.秉持不同政治立场
2023-12-02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2023-12-02更新 | 286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天津静海·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下表是小怀同学摘抄的当时某一学派的名句,该学派(   
“仓无储粟,不可以待凶饥”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A.主张“仁政”,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崇尚逍遥自在,代表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朴素认知
C.主张以法作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中央集权政治思想
D.提倡节俭,关注政治秩序,强调以民为本
2023-05-09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