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锻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指出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代表的“士”追求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促使儒家信徒的国家理念发生变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汗牛充栋。某古典文献中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等记载。该文献是
A.《论语》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3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
2020-06-08更新 | 76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应城市科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韩非子把历史分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三个时期。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的,不会倒退,复古是不可能的。据此可知。韩非子
A.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B.强调治国应根据现实变化调整策略
C.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讲述治国的道理
5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庄子在《人间世》中引用孔子的话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由此可知,庄子
A.对儒家思想有所认知
B.对人际关系采取淡然的态度
C.强调君臣的地位平等
D.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2019-10-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先秦一思想家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主张
A.儒家思想影响力很小
B.推崇以德治民的心治社会
C.外儒内法的理论体系
D.法治比礼治更加公平简明
8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为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为中央集权政治考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D.“以法治国”
2019-10-14更新 | 193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是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2019-10-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