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先秦时期有“削木为鐻”(鐻,支撑钟的木制结构)的故事,描述了匠人从“斋以静心”到选材再到完成的制鐻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去功利、去智巧、去我的地步,然后才能入山林、观天性,“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该故事(     
A.反映了佛家的心外无物B.映射了尊法敬天的社会理念
C.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D.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
2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①列国纷争   ②华夏认同   ③经济发展   ④百家争鸣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3 .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绣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下列成语最能反映该派思想的是 (     
A.郑人买履B.福祸相依C.舍生取义D.墨守成规
4 . 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得到秦孝公赞同,孟子主张仁政被各国摒弃。这反映出(     
A.主张统治者爱惜民力的思想深入人心
B.研究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学派已经消失
C.主张统治者重用贤能的思想成为主流
D.适应统治者争霸需要的主张得到推崇
2023-11-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思想家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荀子D.墨子
2023-11-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浩浩荡荡。在这五千年里,中国文化出现了三座伟大的高峰,分别是春秋战国、大唐盛世、赵宋之世。可以说,这三个时代是中国文化最灿烂辉煌的时代。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春秋战国思想文化发展为主题写一则短文,标题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3-11-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的社会阶层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各自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其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派别是(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
2023-11-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不教而杀谓之虐”的观点,主张“先教后诛”。荀子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隆礼重法B.明法审令C.以法为教D.顺应自然
2023-11-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劓、剕、宫、大辟

——《五刑》


注:指殷周时期的墨(刺刻面、额,染以黑色)、劓(yi,割鼻)、剕(fei,割脚)、宫(阉割生殖器)、大辟(处死)等五种刑罚。
材料二英布秦时犯法受黥刑,故又称黥布。

——根据《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整理


注:黥qing,古代一种刑罚,又称墨刑,在犯人脸上刻字并用墨染黑。
材料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礼记》

材料四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尚书·尧典》


百姓,百官族姓也。

——《毛诗故训传》


注:百姓指贵族。
史学想象力是指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所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是历史学家进行历史推理和解读的重要工具。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人物时,当拥有的史料不完整和有限时,就需要通过史学想象力来填补这些缺失的部分。假设你正在研究墨子的生平,请结合以上材料,发挥史学想象力,对墨子的出身作出判断,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判断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字数200以内)
2023-11-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下列选项中无法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B.“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2023-11-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