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想
A.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B.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D.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
2018-05-01更新 | 52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2018-03-05更新 | 42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5 . 在有关惩治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6 . 201788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育才中学发起的九寒沟,祖国人民和你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A.高二(1)班儒家信徒小赵B.高二(2)班道家信徒小钱
C.高二(3)班法家信徒小孙D.高二(4)班墨家信徒小李
7 .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
B.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C.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
D.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
8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学派B.道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
2017-10-30更新 | 275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
A.“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B.“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C.“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D.“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2017-03-06更新 | 227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