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2024·河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墨子主张“非攻”,他不仅止楚攻宋,还用许多行动贯彻了这一主张。齐将伐鲁,墨子见齐将项子牛及齐王,说而罢之。还有,楚欲攻郑,墨子劝说鲁阳文君而作罢。由此可知,墨家学派(     
A.开始践行知行合一B.富有实践精神
C.重视科学理论运用D.蕴含仁爱思想
昨日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湖北十堰·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先秦文献中,“圣王”的说法频繁出现,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据统计《墨子》中“圣王”出现122次《荀子》中“圣王”出现39次,《管子》中“圣王”出现46次,《韩非子》中“圣王”出现8次。这种思潮(     
A.表明诸子思想逐渐实现合流B.反映了专制王权强化的趋势
C.契合了重建社会秩序的需求D.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2024-05-13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重视生产实践,讲求科学、逻辑学知识,强调“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与该学派的思想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A.追逐实际功利B.强调严刑峻法C.倡导民贵君轻D.讲求精神自由
2024-05-12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战国时期,慎到重视“势”,强调君主权势;申不害重视“术”,强调政治权术,健全法制;商鞅重视“法”,强调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结合;韩非宣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这说明,四者(     
A.代表不同政治势力B.希望建立有序社会
C.反对诸侯争霸战争D.否定儒家德治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自然总有许多“有心人”对这种时势生出种种的反动。“有心人”的“反动”反映出(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B.意识形态受社会变革的影响
C.儒学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24·山东枣庄·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君臣孰劳问题上,慎子主张:“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韩非子认为“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方可谓“贤主之经”。这表明二者(       
A.政治出身的相似B.等级观念的差异C.治国理念的相通D.学术观点的分歧
2024-03-29更新 | 565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4·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邹衍先后游历魏、赵、燕等国,宣传其思想,“适梁,患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撤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身亲往师之”。这表明(     
A.国君认同敬天保民的思想B.天人感应成为主流观念
C.五行学说蕴含变革合理性D.社会转型呼唤集权体制
2024·浙江·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孟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唐宋之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命题的哲学思辨以及伦理启示至今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下列不属于孟子的观点是(       
A.“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B.“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D.“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2024-03-2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原始社会-唐朝】-【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3-24高二下·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孟子主张“仁政”,将道德标准建立在利益追求之前,并以鱼与熊掌为例,宣扬舍生取义;商鞅主张“耕战”,并以实利的诱惑、严密的法制和严厉的刑罚将人民强行导向务农与作战。二人的主张均蕴含了(     
A.儒法思想融合的趋势B.“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C.解决现实问题的诉求D.“民为邦本”的理论预设
2024·山东青岛·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孟子提出“人之有德也,劳焉如仁”;墨子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们两者都(       
A.提倡仁德B.重视劳动
C.崇尚安民D.追求公平
2024-03-16更新 | 540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