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子
2019-05-03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2 . 主张“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和“有无相生,难以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思想家分别是
A.韩非子孔子
B.韩非子老子
C.孔子老子
D.老子庄子
3 . 文化的传承皆有脉络可循。中国儒家思想,其源流可以追溯到
A.原始平等思想
B.西周初期封邦建国观念
C.周公礼治思想
D.春秋战国追功逐利观念
2019-04-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等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孔子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后世儒家多认为正统的是
A.董仲舒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与“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这一主张较为契合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争于气力”时代“唯法为治”,此处“当今”是指
A.史前时期
B.夏商时期
C.西周时期
D.战国时期
7 .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即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诸子百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8 .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指
A.人本性善,要实行“仁义”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贵君轻,要实行“仁政”
D.加强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9 .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义”
2019-02-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从空间看,孔子所集的文化,主要集中于
A.西北
B.中原
C.江南
D.东北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