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
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期思想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思想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主张与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
B.“行仁政,民之悦之”
C.“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燔诗书,游学之人
2018-01-19更新 | 360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题
3 . 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B.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以民为本,推行仁政D.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2018-04-23更新 | 438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英才、卓越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过程本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巨大生命力B.法家思想丧失了至尊地位
C.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B.“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C.“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D.“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2018-07-22更新 | 35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017-07-04更新 | 418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的治国理念具有
A.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B.开拓创新精神
C.极其鲜明的开放性
D.悦意进取意识
8 .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2016-11-27更新 | 673次组卷 | 4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荀子在《性恶》中提出了“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他的学生韩非由此提出“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并要求“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由此可推断出
A.法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B.“性恶论”为法家思想的逻辑起点
C.儒家思想中蕴含了强权专制的内容D.荀子才是真正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