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017-07-04更新 | 418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由此可知
A.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会进步
B.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
C.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
D.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
2017-06-04更新 | 536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以下关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
B.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
C.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
D.认为孔子主张的“仁”是虚假的靠不住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韩非子·显学》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韩非子看来,官吏选拔应注重(     
A.实践经验B.身份门第
C.程序规章D.民众意愿
2016-11-27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百家争鸣
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6 . 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取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是(   )
A.楚辞B.汉赋C.诗词D.散曲
2016-11-18更新 | 7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思想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