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在战国中前期,以儒、墨为主的学者,常取法先王,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却又“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争辩不休,竟使先王的历史变得相互矛盾,面目全非。据此可知,先秦学者“取法先王”(  )
A.导致先王思想未能完整保留
B.基于其对先王思想的不同理解
C.反映战国时期思想领域混乱
D.旨在借重先王宣传各自的主张
2022-03-12更新 | 45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射箭运动


材料二   蹴鞠运动


——以上材料综合整理自《探索青铜器图案中体育文化》《宋代磁州窑体育纹枕》等


(1)概括材料一中国古代射箭运动的文化内涵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蹴鞠运动的突出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022-03-02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如图。(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3-01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难点05 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思路与注意事项-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据此可知
思想主张出处
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韩非子》
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商君书》
A.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B.法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C.法家与儒家追求的目标相悖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2022-02-25更新 | 437次组卷 | 8卷引用:押全国卷24题 先秦时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5 . 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由国家创办的高等学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徐斡《中论·亡国》记载:“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在稷下学宫,无论诸子持何种学说,是否适合统治阶级的现实政治需要,都能在稷下存在和发展。当权者非但不加干预,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各引一端,上说下教.淳于髡曾两次与齐威王辩论,与相国邹忌也有一次辩论,这三次辩论对齐国的政局有良好的影响。孟子经常同齐宣王辩论,有时使宣王无话可说,只好“顾左右而言他”。无论稷下的哪一学派,从其学术思想中都可以看到其他学派的思想踪影。各家各派注意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学风。郭沫若对稷下学宫给予高度评价:“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

——据王志民《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等


(1)围绕分封与郡县的利弊,以不同学派学者身份分别写出两段针锋相对的阐释。(要求:每段阐释都要紧扣主题,既要体现学派特点,也要适当体现其他学派的思想: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文字简明、逻辑清晰。)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因素。
2022-01-25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先秦时期-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先秦文献中留下了大量关于“天人关系”的记载,这集中反映出先秦时期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
“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和人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道德经》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墨子·法仪》

A.民主政治观念形成B.宗法等级秩序瓦解
C.天命神权思想盛行D.诸子思想相互融合
2022-01-22更新 | 30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百家争鸣时代,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全民运动主张,荀子认为进行肢体运动与身体健康有关联,稷下黄老学派强调以“静”修身养生,阴阳五行学说也包含从医学与养生角度指导强身健体的思想。这些学说与主张
A.丰富了人文意识内涵B.实现了健康理念全民普及
C.推动了竞技体育发展D.标志着体育运动理论形成
2022-01-19更新 | 37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1先秦时期的经济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宣扬礼乐文明;法家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达到至德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道家则从“法自然”的角度反对战争。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追求有序稳定成为社会要求B.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德
C.思想领域趋同倾向日益明显D.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认为,威胁君主地位的主要危险来自左右大臣,要防止臣下察觉到国君的意图和虚实,必须“无为而治”,即“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强权术以威慑臣下B.道法并用以维护统治
C.扬礼义以教化民众D.外儒内法以加强集权
2022-01-12更新 | 61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10 . 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些思想
A.旨在推动社会变革理想B.体现民本是传统文化核心
C.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D.反映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
2022-01-07更新 | 670次组卷 | 7卷引用:高频考点1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