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秦代开创的国家治理模式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其基本模式是(     
A.皇帝制度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度D.厉行法治
2023-12-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74次组卷 | 456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329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53次组卷 | 96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民国时期,谭其骧在《秦郡新考》中认为秦共有四十六郡。2000年,在西安相家巷封泥中包含有大量的郡级封泥,与谭其骧“四十六郡”的观点相符合。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
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
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秦朝历史
7 .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统一后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这些举措(     
A.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管理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2023-10-19更新 | 211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秦统一前后,先后修建了灵渠、长城、都江堰、郑国渠;在大兴建设的同时,秦始皇还迅速完成了对文字、道路、度量衡的统一。秦始皇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建筑技术领先世界B.交通便利促进交流
C.秦劳动力资源丰富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2023-10-18更新 | 709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317次组卷 | 297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高一上第一次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