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B.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D.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2021-11-16更新 | 178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秦占领巴蜀后向蜀地移民,公元前213年又迁徙50万余人,与越人杂居,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发边疆地区B.促进经济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D.推动民族交融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距今5 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在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并逐渐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

——摘编自《中华文明起源图谱初现》等

材料二:自古以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中国更是一个有空前统一规模的多民族国家。这时,汉族作为主体民族还没形成,在其境内及其周围,存在着许多民族和部落。汉族是原来居住在中原而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生活的一些民族、部落融合起来而成的人们共同体。当时对于这些民族、部落并没有总的正式名称,现在一般称作华夏族。秦汉皇朝各种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以及秦汉时期所宣扬的大一统思想,都为华夏族向汉族转化提供了物质的和政治的条件。华夏族统一的秦皇朝,其族称曾被称为“秦人”,但是秦朝国祚短,“秦人”的称呼很快为“汉”的称呼所取代。特别是与南海诸国以及中亚、西亚、东亚各国友好交往中,声名远播,“汉”之名遂被他族他国称呼为族名。总之,汉族之名自汉朝始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皇朝各种有利于统一的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
2021-10-18更新 | 681次组卷 | 7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秦汉时期,皇权还是受到一些制约的。“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这种制度是氏族社会民主制和周代内外朝的遗留,对皇帝权力起到了一些限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秦汉时期,符合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刺史制度C.朝议制度D.郡县制
6 . 秦统一后,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他还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对抗匈奴B.打击强宗富豪C.防止割据再现D.巩固郡县制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其三》


材料一和材料二叙述了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作用。
2021-09-20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加速了秦朝推行暴政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文字B.颁布秦律C.修筑长城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这表明秦始皇
A.刻石记述历史传承礼乐文化B.首创郡县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C.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D.废分封行郡县强化地方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