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皇汉武”是诸多史书和文学作品书写的历史人物,以下属于秦始皇历史活动的有(     
①修长城,抵御北方匈奴入侵   ②罢百家,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③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④重经济,推行铁业官营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0-22更新 | 166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书主父偃传》中“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评价的是(     
A.商朝建立B.秦的统一C.西汉强盛D.三国鼎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而不是体现“亲亲”原则的皇族血缘纽带。这种转变(     
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2022-10-13更新 | 182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宰相制度的特点。
(3)概括材料三反映出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现出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各诸侯国的统治B.奠定了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生产生活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2022-08-12更新 | 2298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不断完善名号制度,将华美的词语加在自身及其亲属头上,如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姐妹为“长公主”,其子为“皇太子”“皇子”等。名号制度的不断完善旨在(     
A.证明皇权来源的合法性B.维护皇权的至高地位
C.论证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推动权力向中央集中
2022-08-05更新 | 2543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三章历史上的“中国”问题
一、历史上的“中国”
二、关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讨论
三、主体民族问题
四、如何看待同时并存的民族政权
五、历史上”中国”才问题研究需要有新的发展
第四章民族关系主流问题研究
一、平等相处、友好交往
二、对立、冲突和不平等
三、共同促进中国历史发展

——摘编自李振宏《民族历史与现代观念: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书》记述: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据此可知,秦筑长城
A.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B.解决来自边疆的威胁
C.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D.利于自身的社会稳定
2022-05-19更新 | 1056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1年,由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又疏散了部分咸阳居民,“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建立中央集权       ②吞并六国     ③北击匈奴       ④焚书坑儒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2-03-06更新 | 281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0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经略边疆

(1)根据图一提示,西周如何加强地方管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2)秦灭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国家。结合所学,简要叙述秦朝对其统治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
(3)对比秦朝和西汉形势图,描述秦汉时期的疆域范围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相较于秦朝,西汉统治者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做出了哪些调整?
(4)唐朝前期出现___①____、____②____的盛世局面;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唐军大举反击___③____并获胜,草原各族共同尊奉___④___为“天可汗”;中央政权加强对__⑤___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_____⑥_____多次向唐朝求婚,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