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53次组卷 | 9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其中有“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褒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以北”的修建长城工程。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政治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
C.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D.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置吏焉”,邛、筰“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B.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
C.推动西南地区聚落的快速发展D.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
2023-11-20更新 | 15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30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时说:“ (秦王)废王道,立私权,……以暴虐为天下始,故其亡可立而待。”下面最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废分封制,行郡县制B.大兴土木,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统一车轨D.编制户籍,整顿风俗
2023-11-16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时期边疆治理的部分举措
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最终夺回河南地,设置郡县,移民屯垦:派兵征服东南、南部沿海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道路,并征发内地百姓前往戍守。
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北伐击败匈奴主力,匈奴基本不能再对西汉边境构成威胁;汉廷以征伐、招抚相结合的手段,迫使大批西南夷部族内属,设置郡县,同时亦授当地酋长以王、侯等衔。
东突厥不断骚扰边境,唐太宗派兵擒获东突厥首领,原属东突厥诸部族皆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开拓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
云南行省下辖37路、2府,多用世袭土官任职。1287 年,东北宗王发动叛乱,忽必烈御驾亲征,将其讨平。
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啼频繁召见边疆各族上层人物,用赏赐财物等方式笼络感情:在云、贵、川等地区,改土归流 ,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流官管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沿革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16更新 | 8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周秦之变往往被视为第一次大变局。这次大变局从春秋礼坏乐崩开始,到商鞅变法之际剧烈变化,并以秦始皇建立帝制中国为终点。周秦之变所产生的秦制,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秦制的精华与糟粕,至今仍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摘编自秦晖《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造就》

材料三  随着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可耕的官田和无主荒地,都被转变为私田。国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渐减少,农民受田的数额愈发严重不足,逐渐丧失了继续实施均田制的条件。高宗武周以来,战争不断,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赋税负担使得“天下户口,逃亡过半”,致使户籍失真和管理混乱,均田制失去了贯彻执行的依据,无法有效地推行下去。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赋税制度也无法维持,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宰相杨炎及时向德宗提出了一种新的赋税制度。

——整理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述周秦之变的政治内涵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的赋税制度”的名称,并概括其出现的原因。
2023-11-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完成了改制更化,“成文法”“流官制”“军功爵制”“郡县体制”等,都随着秦军的东出而扩散弥漫。至秦完成统一、国家政治实现了“周秦之变”。据此可知,“周秦之变”的主线是(     
A.国家治理由人治到法治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地方官员由世袭到任免D.选官由重家世到重德才
9 . 下面两图为中国古代重要工程建设。它们的修筑(     
     
A.抵御了外族侵扰B.有利于经济发展
C.促进了南北交流D.加强了皇权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文献与出土资料均反映秦朝文书来往十分繁密。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材料能够说明(     
A.“书同文”取得了显著效益B.全国信息交流主要依靠文书传递
C.“车同轨”发挥出巨大作用D.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的价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