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郡的直道;三是北起今四川宜宾、南抵今云南曲靖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不利于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2020-10-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度、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2020-10-20更新 | 171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3 . 千百年来,关于秦始皇的评说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在匡饬异俗中,既在坚决用法律手段强制推行秦国原有的社会礼仪和规范,又在探索用儒家伦理纲常对社会进行教化,以期秦朝统治长治久安。但是,因为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个人因素,其统治思想发生了严重倾斜,倒向“严而少恩”的法家一边,致使其用法过度,教化无力,“仁义不施”。同时,秦始皇没有充分考虑六国百姓对新的法律政令的认同与否问题而是雷厉风行地执行新法,急功近利。再加上秦始皇本人骄奢多欲,最终致使秦王朝暴虐而速亡,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令人遗憾的一章。

——党超《匡饬异俗:秦始皇重建社会文化新秩序的举措及其影响》

材料二   1975年,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的评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向,志得意满,耽于快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的压迫人民,无聊得很。

——中国网《惊人妙语论帝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匡饬异俗”理念的变化,分析秦王朝“暴虐速亡”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晚年毛泽东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
2020-09-1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试图通过“匡饬异俗”,实现“行同伦”,即天下同风的奢求。在多次巡行中,他不断宣省习俗,刻石垂杨;在日常行政中,他推行严刑峻法,以立法形式纠肃民风、清除恶俗。这些举措
A.加快了全国文字统一的进程B.确立了秦朝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C.彰显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成D.体现出秦始皇对重建新秩序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秦朝部分律法,这些选段内容的现象主要反映了秦朝
律法部分选段
《仓律》隶臣每月发粮二石,隶妾一石半。小城旦或隶臣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半,不能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小城旦、隶妾或舂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二斗半,不能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没有母亲的婴儿每人发粮半石.
《廄苑律》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饲牛者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
《田律》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要报告受灾顷数
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D.农户制度规划细致
6 .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三公”地位并不平等B.御史大夫应隶属于丞相
C.具有“三权分立”特色D.太尉掌握最高军事决策权
2020-04-15更新 | 443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1973年西安发现的形似虎的战国时期秦国兵符。虎符上有铭文共40字,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当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当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这件虎符反映出当时秦国
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B.战争频繁战乱不止
C.君主权力高度集中D.国力强盛军事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C.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D.书同文,人同伦
2020-04-07更新 | 766次组卷 | 8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2020-03-20更新 | 1358次组卷 | 5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对秦“直道”遗址做了实地考察,确认了“直道”的位置和走向,发现许多路段残存路面的宽度在30米至50米之间。秦朝这一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了北部地区的边防B.完成了对岭南地区的征讨
C.加紧了对西南夷的控制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