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74次组卷 | 45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53次组卷 | 96卷引用:新疆喀什市英吉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文献规定:一旦收到官方加急的文书或命令,就立即执行;即便是非加急的,也要在当天完成,不能滞留到第二天。否则,按法律论处。这一规定说明了当时(       
A.国家法律苛严B.重视提高行政效率
C.官僚政治腐败D.人命案件优先办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秦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 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 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概括据材料一说明秦朝为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分别说明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2022-1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而不是体现“亲亲”原则的皇族血缘纽带。这种转变(     
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2022-10-13更新 | 186次组卷 | 4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材料三   上(唐太宗)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及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4)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处理东突厥的措施及其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中
2022-09-22更新 | 845次组卷 | 118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秦国军事力量强大,进行兼并战争D.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说:“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
A.实行严密的文书制度B.全面推行了郡县制度
C.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D.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
2021-10-22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