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列两幅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长城布局。据此可知
A.长城保护了中原农耕文明B.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基
C.长城防御的对象发生变化D.秦朝率先创立郡县制度
2021-11-08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诉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1935年10月《清平乐·六盘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长城”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0-14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柳宗元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指废分封行郡县),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据此可知,郡县制下的“公天下”
A.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削弱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C.导致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哈佛中国史》(全六卷)的分卷书目:

卷目书名
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第二卷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第三卷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第六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任一分卷,为该分卷写一个内容简介。(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20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2021-07-24更新 | 1174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确立了君权至高无上B.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
C.继承先秦的分封制度D.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2021-06-05更新 | 144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秦汉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秦朝形势图

(1)依据地图信息,简述秦汉为什么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
(2)概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秦惠王在征服巴蜀之后设蜀郡并把大量秦国罪徒迁移到蜀郡。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把原来秦国的货币、度量衡等制度推广到全国,同时也把大量秦国罪徒迁移到边远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秦始皇的移民措施
A.有利于各项统一政策的推行B.有利于郡县制在地方的实施
C.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有利于消弭区域间文化差异
2021-05-28更新 | 906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统一后将故六国统治阶层及家眷进行迁徙,状况如下。秦政府此项措施旨在
国卜梦徙地王族从人从人家眷
赵王迁房陵原迁巴县盐,后改为洞庭郡不明
代、齐齐王迁共县不明原迁巴县盐,后改为洞庭郡
魏、楚魏豹之兄魏咎迁为家人巴县盐洞庭郡

A.瓦解旧势力巩固国家统一B.延续国家分封统治的传统
C.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与开发D.迁徙人口促进民族的交融
2021-05-10更新 | 106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