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西至临逃,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寨,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A.秦统一的背景B.秦统一的过程C.秦统一的方式D.秦统一的意义
2023-10-08更新 | 3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完成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如何吸取秦朝教训。
3 . 秦朝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4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后又“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建立中央集权②吞并六国③修建长城④焚书坑儒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一统在中国之所以一成不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古至今,一直有许多中国人热爱、推崇大一统。明朝的李贽在《藏书》中尊始皇为“千古一帝”。这表明秦始皇被后人尊崇主要是因为他(     
A.一统天下B.首称皇帝C.统一度量衡D.开创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图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结束这一时期的朝代应为(     
   
A.战国B.汉代C.西周D.秦朝
7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评价的是(     
A.周武王B.秦始皇C.唐太宗D.明成祖
2023-09-15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6月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果没有秦统一战争这种特殊的历史手段,东方六国由分封到郡县的过渡恐怕就要拖几个时代,才能慢慢完成社会转型。此观点认为秦统一(     
A.有利于民族融合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经济发展D.促进了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是古代部分学者对秦始皇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基于秦始皇(     
文献作者记载
《汉书》东汉班固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史记》西汉司马迁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柳宗元集》唐朝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A.创立郡县制并推而广之B.秦统一后的制度创新实现了长治久安
C.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D.政治建树对封建国家形态的深远影响
10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再写出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并说明秦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便于团结和组织全国人民决定国家大事,参加国家管理,从而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体现了国内各民族的平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各少数民族都能平等地参与政治,从而促进了民族团结,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摘编自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


(2)材料二的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并据材料二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这次会议确立了我国怎样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