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中国史上诞生了首个大一统王朝。天下统一后,各种新制度、新政策陆续登上历史舞台。……一夜间,一个拥有全新国家结构与特征的大一统国家拔地而起。

——摘编自[]西嶋定生《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

材料二: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在治理理念上,既重视要在中央,强调天下一统、五方之民共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又强调因俗而异,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这种维护一统而又重视差别的理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摘自习近平2014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进入所谓罗马的和平时期。在此时期内,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当时,在希腊和意大利北部出现了带轮的犁,在高卢出现了割谷器。水磨也在公元前1世纪由小亚细亚传入西方,得到推广。各行省的农业却发展起来……呈现经济繁荣景象。帝国的统一使各地交往畅通无阻,商业活动活跃起来。行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交换……这使得帝国内部的区域性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在政治层面推行的“新制度”,并概括其“全新国家结构与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理念的特点,并以元朝为例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推动罗马帝国空前繁荣的有利因素。
2 . 秦王嬴政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由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C.整顿社会风俗D.修订秦律
2024-05-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通畅。下列项中,属于秦朝“保证政令通畅”的措施有(     
①构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②实行巡视监察制度以加强对官员的管理
③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④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和急递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4-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来健全和巩固新建的政权。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在原有赋税制度的基础上,对赋税制度进行改进。秦代建立的赋税徭役并行制,是以田租、口赋和其他杂税为三大支柱,并辅以徭役制度等,……这一制度的确立,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影响。

——摘编自易述程《古代税赋——历代赋税与劳役制度》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农民的大量逃亡,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造成了“科敛乏凡数百,废者不削,重者不去,新旧仍积,不知其涯”的严重局面……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

——摘编自梁方仲《明清赋税与社会经济》

材料三   康熙后期,清政府将百姓赋税中以人丁为单位征收的“丁银”数额固定下来,号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又将其分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称为“摊丁入亩”。

——【清】吴振棫:《养吉斋余录》卷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赋役制度形成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王朝“重大调整”的具体举措有哪些,并分析其做出“重大调整”的原因。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摊丁入亩”所反映出的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明清手工业发展的史实说明这一趋势的积极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窬(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上述史料反映了(     
A.秦实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B.秦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严密性
C.秦设立急递铺负责管理传递公文
D.秦建立了高效的文书传送系统
2024-04-2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B


上图为西周克盉,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
铭文节选:王曰:“太保(召公)!……余大封乃享(供享),令(命)克(召公长子)侯于偃(燕)。”
后武王封之(召公)北燕,在今幽州蓟县故城是也。亦以元子(嫡长子)就封。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

——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朝代)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


(1)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填写字母),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填写字母)。阅读史料,写出它们所共同反映的史实,结合所学,指出其所体现的西周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汉最高统治者选择的主要统治思想并列举秦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地方管理制度。
(3)阅读材料三,完成“▲”填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2023-12-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仔细研读以下来自教材的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此列出秦朝实施地方管理的层级,并从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形成与发展的视角概述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唐朝三省位置图》中数字①②③中选出尚书省的相应数字,并说明三省的各自职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图中数字①②③所对应的机构名称,并说明北宋中央权力分配所体现的基本特点。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8 . 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柳宗元写道“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他们二人分别称赞了秦始皇的哪项功绩(     
A.统一中国设立三公九卿B.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
C.确立皇帝制设立三公九卿D.确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
9 . 以下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高度评价的观点有(     
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④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11-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图为秦统一后设置的会稽郡、冶县等地。下列关于会稽郡表述正确的是(     
   
A.会稽郡主要官员可以世袭B.会稽郡主要官员有郡守、郡丞和郡尉
C.会稽郡直接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D.冶县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
2023-11-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