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7 道试题
1 . 秦朝推行郡县制,进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尊崇儒术”的建议。秦至西汉中期的这些做法(     
A.建立与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B.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C.持续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D.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以下是某时期洞庭郡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该时期是(     

A.春秋B.秦朝C.宋朝D.元朝
2024-01-30更新 | 44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秦朝时百姓的户籍、征收的粮食都以县为单位保管,地方武装、徭役也以县为单位编制和征发。据此推知,秦朝的县制(     
A.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B.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D.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 . 秦朝时,道路多为石板路或泥土路,在关隘之间运输货物的马车遵循同一个标准,来回都驶同一条道,经年累月,会对行驶的车轮有一定的固定作用,也会形成一条条轨道。这一标准的实行(     
A.说明修筑驰道的必要性B.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C.体现大兴土木的破坏性D.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2024-01-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秦朝将城邑中较大的自然里划分为多个行政里,而郊野的小型聚落也可单独成为一个行政里,并规定:“诸故同里、里门而别为数里者,皆复同以为一里。一里过百户而可隔垣益为门者,分以为二里。”据此可推知,秦朝(     
A.传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B.重视加强基层管理
C.行政改革实现重大突破D.地方行政效率较高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朝《法律问答》采用问答形式对法律作出明确解释。如甲盗窃不满一钱,前往乙家,乙没有察觉,问乙如何论处?答:不应论罪。若乙知情而不加捕拿,乙应罚一盾。这说明秦朝(     
A.实行严刑峻法B.法律清晰灵活C.整顿社会风俗D.注重伦理道德
2024-01-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变革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这个“古典”时代有五个特征可以进行深入探讨,它们是:(1)在帝国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2)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4)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和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5)农村地区富裕的豪强大族的兴旺——他们维持社会秩序,并在村落和权力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

——改编自卜正民、陆威仪《哈佛中国史·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钦定宪法大纲》(晚清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政府)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臣民的权力完全限制在“法律范围内”,而“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大清皇帝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各项之自由权
皇帝有权罢黜百官、设职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据《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整理

材料三   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全面恢复部分数字统计表

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总产值数比1949年增长
810亿元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77.5%145.0%48.5%
城乡人民收入/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
70%30%
国家财政收支总收入总支出结余
382亿多366亿多15亿多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的表现,并概述秦汉时期“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
(2)根据材料二,以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为视角,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对于《钦定宪法大纲》而言的主要进步之处。结合所学,概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指出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表现,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对这一表现加以简要评析。
2024-0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史料表明,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但毕竟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了,一时之间绝对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这说明秦朝(     
A.没有完成文字的统一B.“书同文”的效果有限
C.文字系统非常之复杂D.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种制度分别有何优劣?先来看看被绝大多数大臣支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很早,以西周初期为例,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分给王孙贵族、有功之臣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前提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然而分封制的弊端也很明显:时间一久,诸侯与中央关系日益疏远,难免跑出来几个心存异心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势力,一旦做大做强,就开始不听朝廷号令。久而久之,造成的结果就是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与分封制相比较,……的优势在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其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郝思新《中国古代治理智慧》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以法削割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汉武帝)从之。

——《资治通鉴·汉纪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诸侯互相争霸,战争连绵不断”而实施的地方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而实施的措施,并写出北宋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
2024-0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规定,老人控告子女“不孝”,可以要求处以死刑,而地方官吏不必经过“三宥”的程序,须立即拘捕惩处;子女不得控告父母,告者有罪得予追究。这反映出秦朝(     
A.礼法并用的倾向B.家庭关系的紧张C.定罪量刑的完善D.政治制度的变革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