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王朝特别重视的核心区,占据这个地区,足以控制全国。图10、图11、图12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汉时期、唐末至北宋时期、明清时期)的核心区分布图。



——据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依据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释(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成文。)
2024-02-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古代中国从中原地区不断扩展成为领土广袤的“大一统”国家。“大一统”可谓中国历史转动之轴心,不断推动各民族交融与发展,从而创造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

——摘编自刘余莉、程丽君《“大一统”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5年,对出版界具有震撼力的出版物恐怕要首推《话说中国》了,同年5月,中央电视台对该丛书进行了特别报道和评论。该书的宗旨是将“历史还给人民”,从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在策划模式上标志着我国出版业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下图是该丛书的分卷目录。

第一卷____原始社会、夏商:创世在东方
第二卷____西周:诗经里的世界
第三卷____春秋:春秋巨人
第四卷____战国:列国争雄
第五卷____秦西汉:大风一曲振河山
第六卷____东汉:浸漫中兴路
第七卷____三国西晋:群英荟萃
第八卷____东晋南北朝:空前的融合
第九卷____隋唐:大唐气象
第十卷____唐五代十国:变幻中的乾坤
第十一卷____宋:文采与悲怆的交响
第十二卷____辽西夏金元:金戈铁马
第十三卷____明:集权与裂变
第十四卷____清一:落日余晖
第十五卷____清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第十六卷____总索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分卷目录,对其进行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高二(1)班以“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以个人探究、小组合作、班级研讨会等方式,认识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了解。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各小组分别探讨如下问题

A.国家统一:探讨中国走向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历程。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不同历史阶段,认识统一是主流,是历史的大势。

B.“要在中央”:探讨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关系。整理不同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力量强弱变化的资料,分析中央集权对保持大一统的作用。

C.郡县体制和固俗而治:探讨历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大一统的影响。通过了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以及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了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形成的运行机制。

请任选一个问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以中国历史上一个时期或多个时期为例,自拟题目,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革(大变局)”指一个国家(社会)的大发展,即一个国家(社会)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如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都出现大发展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下表为中国历史上经历的三次“大变革(大变局)”。

中国“历史大变革”的发展演进

发端时间发端事件结局
第一次公元前221秦统一六国从分裂到统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体、经济体和文化体
第二次19世纪中后期洋务思潮的“变局论”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逐步转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第三次1978年以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大变革”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所给诗词,完成下列要求。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之事待商量。

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反文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它既指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也指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要在中央是其基本形式,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

统一的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实际,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不仅发挥出政治功能,也发挥出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卜宪群《大一统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解读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图三,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合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2-08-22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图册-高中历史图册纲要上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9 . 材料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统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提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
2022-08-20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周秦之变”,实际上就是秦国运用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创造了秦帝国和“秦制(秦朝制度)”,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周秦之变”,其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诸侯国)本位到大共同体(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中国历史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摘编自谌旭彬《秦制两千年》


根据材料概括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所概括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逻辑层次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