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329卷引用:天津市北师大静海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职能
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国家财政
少府皇室财政

A.职分细化,制约皇权B.官员冗余,政务繁杂
C.家国同构,皇权至上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继而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两汉之时,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为了保障开疆拓土政策的顺利进行,秦汉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面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匈奴,汉王朝根据国势的强弱情况,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孝文帝的全面封建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清朝是中国古代王朝实施“因俗而治”治边政策的最后时期,同时也是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实施的重要阶段……不断密切边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不断消除边疆在人民认识上的落后印象……关于清朝统治者采用何种治边方式,这不仅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与政权的长治久安休戚相关。

——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阐述其意义。
2021-12-1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李白曾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建立了大一统王朝D.修筑了万里长城
2021-12-04更新 | 258次组卷 | 3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记•蒙恬列传》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打击匈奴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D.修建长城
2021-10-2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法定货币仅限于两种,以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这一做法
A.消除了六国势力影响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意在保证王朝赋税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加速了秦朝推行暴政的步伐
8 . “太尉”一职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无人担任太尉。汉承秦制,但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则置,事毕则省。这说明
A.长期战乱导致将才稀缺B.秦汉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C.秦汉太尉是由皇帝担任D.军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2021-05-02更新 | 1437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建张楚政权,“张楚”意为“张大楚国”。它极具号召力,其后赵、齐、燕、魏等地纷纷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举兵响应。“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下列选项对秦亡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地方行政制度激化阶级矛盾B.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
C.受法家思想影响,施政暴虐D.原六国贵族与秦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分析,“其后诸侯力政,…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如图所示。秦朝统一文字
A.巩固了秦朝大一统统治B.大大促进秦国发展强大
C.表明中国文字发展成熟D.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