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74次组卷 | 45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329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人员在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发现了36000多枚秦简,秦简中记载了当时县下属机构定期制作所在机构的“计”书,并根据要求上呈县廷。县、郡也定期将核心治理信息汇总并报送至上级官府,以便上级掌握政情及开展管理,并据此对下级进行考课。由此可知,上计制度(     
A.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C.完善了古代监察制度D.实现了对基层的直接控制
4 . 秦统一后对地方制度作了调整,初设36个郡,后增至40余郡。从西汉建立到西汉末年,郡级政区总数增加到103个,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郡管理15个县。这一变化(     
A.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根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建立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D.推行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
2023-07-08更新 | 385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北省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五次大规模出巡,除西南外,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北、南、东南各地区,每到一处,往往都要刻石立碑,祭祀名山大川,歌颂自己的功德。这些活动(     
A.是秦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的灭亡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朝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     
A.“废分封,行郡县”B.“明法度,定律令”
C.“六王毕,四海一”D.“设三公,置九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单位,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A.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B.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巩固了封建国家统一D.促进了官僚政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样做的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运输条件B.保障皇权至高无上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睡虎地秦简中的《行书律》规定:“凡是命书(诏令)及紧急文件,都要立即递送;非紧急要件也要在当日送出,不得积压,否则按法律论处。”这些规定
A.开创了行政管理新模式B.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2022-03-06更新 | 912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