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张骞通西域
2024-03-22更新 | 142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民族关系的处理,体现不同时期边疆治理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并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匈奴,谋求和平,当汉朝公主的后代成为匈奴首领“单于”时,双方会成为更亲密的亲属;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又设置田官,督率士卒屯田。

材料二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三   下图为中国古代的某个朝代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局部)。


   

材料四   中国历代王朝不乏将境土扩展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以西以北的事例,……清朝的军事行动不仅突破了这条农耕民族守疆固土的底线,将疆土延伸至中亚草原,而且稳定、持续地拥有了这片土地,并在光绪年间设立新疆巡抚。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3)请判断材料三地图是哪一个朝代,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列举两则史实阐述“清朝的军事行动”。
(5)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央政府边疆治理的意义。
2023-10-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万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三清朝军机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对秦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宋初制度建设。
(3)指出材料三中军机处的实质。概括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4-02-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画了一幅示意图(如图)。图中A、B两处应为(       
A.与民休息     尊崇儒术B.王莽改制     农民起义
C.光武中兴     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     宦官得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东汉人口密度图(永和五年)


从两幅地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进行合理解读。
6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环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围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引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一)》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三   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商朝“控制并加强地方统治”的制度并阐释其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汉武帝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皇权与相权”关系上的重大制度变革。
(3)写出材料三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汉朝、唐朝相制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面是汉代中央官制示意图,这一制度( )
A.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B.推动了“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
C.加强了皇帝的权力D.形成了察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   这一时期的长城建筑技术和沿线防御体系建设都超过前代,修筑有统一规划,有些地方设置两重复线,墙体虽仍为夯土砌筑或石块垒砌,但比前代高而厚。西北地区就地取材,在墙体中加入芦苇和红柳,以增加其坚固性。平坦地方先在城墙外侧挖掘一道壕堑,掘出土用来筑墙。有些地方根据地形,巧妙利用山川险阻,不筑连续的长墙,而以相隔不远的烽台构筑防御和报警系统。长城沿线附属设施增多,关城、坞堡、障城、亭燧遍布长城沿线,与边地郡县紧密结合。屯田制度广泛推广,保障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的后勤生活,避免了长途运输带给内地的巨大负担。

——摘编自李文龙《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1)据材料一判断这是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疆域图,并依据地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的理由。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长城修筑和维护的特点及其作用。
2023-07-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如图为汉代推行的“推恩令”示意图,这说明汉武帝推行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汉朝的统治区域B.加强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2022-12-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为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对汉代丝绸之路解释合理的是
A.促进了人口迁徙和物种交流B.成为中国和各地交流的桥梁
C.指南针为其开辟提供了保障D.反映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022-03-20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