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

材料   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缘起、发展,形成丝绸之路多种混合型文化内涵,阐释丝绸之路的文化就是阐释中华民族多样性人文性格。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在丝绸之路上跨越两千年的交流交往交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丝绸之路精神是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最好诠释”。

——摘编自来永红《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请以“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自古就有修史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史学的编撰与研究都得到很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史书体裁与体例内容
《春秋》编年体:按照年、月、日顺序逐条记载史事。以鲁国史为主,但不限于鲁国史的范围,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春秋时期史事。
《国语》国别体: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顺序分别叙述。内容基本上是春秋时期史事。以编年记事的方式叙述对各诸侯国的史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材料二   《史记》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对中国史学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迁取得史学成就的原因。
3 . [中国古代“大一统”]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杨向奎《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

材料二       秦朝统治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秦代的制度对于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一统”的理论和实践。在“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秦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地方政权组织,确立了中国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承秦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汉武帝刘彻是秦始皇以来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秦始皇创建、汉高祖重建的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建立起空前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哪一制度促成作者所说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指出该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理论在地方政治上的运用,并分析秦汉开创“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的意义。
2023-11-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元朝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省制度……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称为“腹里”……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也未设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唐代、宋代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管理“腹里”和吐蕃地区的机构名称;并分析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
2024-02-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学发展与中国古代政治】

材料   在中国政治史上,汉武帝是最重要的制度更张者之一。他接受儒家改制的政治主张,以“王道”缘饰“霸道”,取代汉初的“无为之治”,这成为“汉家制度”的一大改变。这一认识在宏观上自无太大疑义,然而细察儒学在汉初的蛇行灰线,便会发现这一改弦更张乃是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体制建构的结果。陈寅恪曾对儒家的性质作出判断:“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他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儒学影响汉朝体制,首先便是遵循这一路径。

——摘编自李磊《两汉儒学发展的制度分析》


请以“儒学发展与政治建设”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2-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汉时期的交通建设】

材料一   秦代经营的交通大道多利用战国原有道路,只有直道是在秦统一后规划施工……秦王朝将中央政府统一规划的交通建设视为执政要务之一,除了“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之外,还由中央直接主持,进行了“治驰道”的伟大工程。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全国交通网的基本形成,成为大一统的专制王朝施行统治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新编中国史——秦汉史》

材料二   交通的便利、行旅安全的保障、商运的畅通和驿传制度的方便,都使得汉代的人民得以免除圆陋的地方之见,他们的见闻比较广阔,知识易于传达。汉代的官吏士大夫阶级的人多半走过很多的地方,对于“天下”知道得较清楚,对于统一的信念也较深。这一点不仅影响到当时人政治生活心理的健康,而且能够加强全国文化的统一性,这些都不能不归功于汉代交通的发达了。

——摘编自孙毓棠《汉代的交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王朝“治驰道”的历史条件。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归纳秦汉时期交通建设的历史意义。
2024-02-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古人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同时将“富国强兵”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

——摘编自赵明旸《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

材料二   下表为明代沿海地区主要海防卫所城池的数量统计。

地区辽东山东北直隶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
千户所城数量(个)9232220321958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朝海防布局的因素。
2024-01-31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
2023-10-27更新 | 222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问津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以及陆军和海军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摘编自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该国的社会生产总值与硬件设施等的拥有量,软实力则是指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影响力,包括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上的影响力,这一规律可说是古今皆然。

——摘编自方铁《论古代丝绸之路与国家权力渗透》


根据材料,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相关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一般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人口迁徙与区域互动】

材料   据史书记载,汉朝建立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移民政策。从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开始一直到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汉朝向关中移民10余次,其对象大多来自关东。在西汉,“与迁入的数量和次数相比,从关中迁出的人口要少得多”。总的来说,“西汉一代从关东迁入关中人口累近三十万,而至西汉末年,在关中的关东移民后裔已有约122万,几乎占三辅人口的一半”。关中正因大量关东人的徙入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人群风貌,正所谓“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这最终促成并巩固了囊括关东华夏在内的整体性的“汉人(华夏)”认同,取代了秦及汉初狭隘的“秦人”或“汉人”认同。

——摘编自刘志平、赵若彤《秦汉时期关中人口迁移与族群的互动、交融及认同》


(1)根据材料,指出西汉时期向关中移民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汉代向关中移民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3-08-29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