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罗列了史学界对汉初黄老思想的两种不同观点:

观点代表人物及言论
基本
肯定
陈克明:汉初黄老思想居统治地位,稳定了社会经济,为巩固国家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对历史前进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至本:在黄老思想指导下,汉初的阶级矛盾逐渐缓和,动荡的社会环境重新趋于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卞直甫:汉初统治者采用“不尚繁华,清简无为”的黄老政治,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以文景二帝实行各项措施更为突出,贯彻黄老政治最为得力,史称“文景之治”
有利有弊说林建:汉初黄老无为思想主张限制、少干涉,虽然经济得到恢复和繁荣,地主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但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广大农民所受剥削和压迫没有减轻,并且日益陷入贫困境地,出现大量流民问题
杨育坤:黄老政治产生的积极效果不容否认,但由于无为、放任,也给了侯王和富贾豪强扩张、为非作歹的机会,从而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其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上述两种观点对黄老政治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褒奖程度有所不同,对其利弊得失的评估存在很大差异。结合表格中的文字信息及所学知识,从上述两种观点中任选某一观点或自立新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列出核心观点,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汉武帝在西北地区采取的举措。这些举措在当时(     

举措

内容

举措一

由酒泉至罗布泊修筑了长达1000多千米的长城烽燧

举措二

汉代的敦煌郡长达300多千米的防线上,依次从西到东分布着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和宜禾都尉三个都尉的驻防军队

举措三

敦煌郡有“脱置(游驿接待机构)九所,传马员三百六十匹”

举措四

在轮台、渠黎置使者校尉率成卒数百人屯田积谷

A.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B.抵御了中亚诸国对汉朝的侵扰
C.阻挡了匈奴等族对内地的移民D.有利于保障中外间丝路的畅通
2023-05-12更新 | 48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农村重点高中协作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西汉后期,郡的数量增加到83个,郡的大小相差很大。下表为公元1年——2年的统计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郡的数据。这说明(     
郡名登记的户登记的人口
颍川(面积最小的郡之一)4324912210 973
牂柯(经营西南夷,面积最大的郡之一)24219153360
敦煌(在偏远的西北地区)1120038335
河东(位置居中)236896962912
A.政府全部接管了王国的领地B.中央致力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西汉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D.地方割据势力隐患得以彻底消除
2023-05-07更新 | 566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20世纪在山东地区出土的牛耕图信息(局部)。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两汉时期山东地区(       

犁耕图

发现时间

状况

时间

滕州宏道院牛耕图

1930年

一人扶犁,一牛曳拉,耕牛的形体健壮高大,牛前有一小孩牵牛导引。

东汉中期

金乡县香城牛耕图

20世纪80年代

二牛抬杠正在犁地,牛前一人执系倒退引牛,右牛后一人执竿赶牛,长辕犁后一农扶犁、两牛间一人扶辕。

西汉晚期

山东邹城牛耕图

1993年

二牛抬杠,两耕牛拉犁,一农夫在后扶犁耕地。犁头呈等腰三角形,中间稍隆起,犁梢和犁床由一根湾木制成。

东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B.农耕中已经普遍使用畜力
C.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出现新形态D.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的犁
2023-04-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桓宽《盐铁论》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班固《汉书》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或强令民卖买之。”司马迁《史记》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6 . 下表为汉武帝铸币制度调整表,该制度调整(       

年份

铸币重量

相关规制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5年)

废三铢钱,铸五铢钱

钱文首创“五铢”,令郡国铸造。

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2年)

铸赤仄钱,一枚当5个普通五铢钱

令京师造,国家赋税收入均使用此钱。

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4年)

铸造五铢钱。标准重量3.26克,实测3.10克。

钱文“五铢”,重如其文。将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专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制度建立。

A.平抑了汉初的物价飞涨B.契合了积极有为的时代主题
C.强化了货币的经济功能D.加剧了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
2022-04-24更新 | 744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