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1 . 汉初,王国国相“统众官,   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七国之乱后,景帝“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至成帝时“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这反映了(     )
A.专制皇权持续强化B.郡国并行制已彻底结束
C.中枢权力机构调整D.中央对诸侯国控制加强
2024-05-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人口流动】

材料一   河西水源丰沛,土地肥沃,雄吴、险津环峙,是屏蔽吴陇的门户和中原王朝西进道路上的重要中继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本地人口不多,且驻军花费巨大,武帝元鼎六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元封二年,“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敦煌以东的西北地区不仅设立了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下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还设专职都尉“主屯田殖谷”。到西汉末年,加上屯田的士卒,整个河西约有40万人。《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今)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摘编自刘玉球《汉代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研究》等

材料二   人口流动贯穿于明代始终,全国范围持续不断的自发的人口迁移,在明中叶形成高潮,而有组织的大移民则再未出现过。灾荒、过重的徭役负担、人地矛盾是导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由于流动人口的持续和大量出现,政府起初努力制止流动的发生,而在事实上无法控制流动发生后,采取了顺应形势的人口管理政策——附籍,即允许流动人口在所在地区安插落户,并在当地承担国家赋役。明代中期流出原籍的民众仍以从事农业为主,晚明则不同,随着明代社会的发展带来分工的细化,农业依然是一部分人的选择,但更多的是从事其他行业。离开农业的人有做乡绅家人者,有给官府做事打工者,有从事手工业、商业者,还有就是行走于江湖的游民。同时,政府社会控制的放松,也令人们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摘编自张兆裕《对明代人口流动的若干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汉代向河西地区移民实边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明代人口流动与汉代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流动人口主要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因。
2024-04-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晓一门儒家经典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上述措施(     
A.利于鉴别官员道德水平B.推动儒学教育官方化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为官D.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
2024-04-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早期服饰样式与楚、秦习俗密切,而汉武帝之后的日常服饰深受齐、鲁地区服饰影响,士兵的甲胄样式带有燕国、代国地区的特色。这表明西汉(       
A.尊崇儒术浸润到社会生活B.服饰文化带有浓厚时代性
C.抗击匈奴的斗争比较突出D.大一统局面促成华夏认同
2024-03-28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部分内容如下图),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此汉简有助于研究(     

A.两汉的边疆治理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的历史地理D.河西的移民开拓
2024-03-22更新 | 31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T8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       
A.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2024-03-16更新 | 754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初平岭南时,其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后派官吏到岭南“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这些措施(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B.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平衡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
2024-03-03更新 | 433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8 . 自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至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不仅主宰内朝,还挟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这期间的丞相,或老迈平庸,或谨小慎微。昭帝年幼,宣帝乍立,都不省事问政,“政事一决于光”。霍光对朝政的主宰(     
A.弥补了官员素养的不足B.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
C.加剧了汉朝的统治危机D.完善了中枢决策程序

9 . 公元前126年十月癸酉这一天,西汉河间献王诸多成年儿子同时被封为列侯,列侯所辖土地在原河间国故地。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他们被分封主要是因为(     

A.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B.汉景帝削减诸侯王封地
C.汉武帝实施“推恩令”D.七国之乱的平定
10 . 西汉后期丞相的出身如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丞相(人数)

外戚宗室

掾史文吏

经学之士

昭帝朝

3

宣帝朝

5

★★★★

元帝朝

2

成帝朝

5

哀帝朝

5

A.察举选官制度的完善B.世家大族的逐渐兴起
C.儒学影响力逐渐增强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