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2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有公卿建议:“……商贾澄众。贫者蓄积无有,皆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建议最终得到采纳,这(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原则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提高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2024-09-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黑龙江大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A.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D.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2024-09-0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音美班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C.刺史制度的建立D.“推恩令”的推行
2024-09-0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音美班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象事例
韦贤以“邹鲁大儒”而著称,因通晓经术而官至丞府。其少子玄成,承父之衣钵,博通经典,仕宦之途通达,官任丞相。对此,邹鲁之地有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张霸以孝廉之名被察举为会稽太守。其走马上任时,盗贼猖行,“郡县不守”。为治乱,张霸便“移书开购,明用信赏”。结果,“不烦士卒之力”,盗贼“遂束手归附”。对其政绩,童谣传之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黄香自幼丧母,“思慕憔悴”,以“至孝”而遐迩闻名,被太守刘获幸召,“署门下孝子”。黄香“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穷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樊晔为政严猛,擅断善恶,作奸犯科者一旦被他抓获,“率不生出狱”。樊晔的这些行为,凉州为之歌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

——摘编自陈业新《察举制与两汉社会品评之风》

上述材料是两汉时期部分社会评议对象的事例。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汉时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8-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书·地理志》为地理总志记载风俗的滥觞,展现了先秦以来绚丽多采的风俗地域差异,可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西汉后期起,移风易俗的过程次第展开。至东汉后期,地域差异已经相当程度地减弱,中原地区的风俗渐渐趋向一致,南方蛮夷则渐次向华风演变,表现出近似于“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面貌。

——摘编自周振鹤《两汉风俗区划的变迁》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风俗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4-08-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儒学被立为官学并作为官吏选拔的主要依据之后,汉代官吏队伍文化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官吏群体的儒学化序幕至此拉开。在名义上,被察举者必须要有“高才重名”,被乡党的舆论推崇,所以产生了这种现象:士人之间互相的标榜、交游和结党,不少读书人为了求名被举荐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另一方面,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官僚家族几乎垄断了察举途径,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形成发展起来。到东汉晚期,察举制已经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

——摘编自程丽云《简析选官制度对汉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公元220年,曹操死,子曹丕嗣为魏王。这时正值三国鼎立之势,曹丕要保住其父留下的基业,急需大量人才。但由于战乱,原有的地区行政建制遭到极大破坏,为了求生,人口流动也十分频繁,使得汉代一直沿用的乡举里选的人才选拔体制由于缺乏必需的环境而不能得以施行。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找到一种既适应现实政治环境又快捷易行的方法。九品中正制恰恰就是统治阶级需要的这么一种体制。

——摘编自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代察举制对汉代政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7 .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一条文明对话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材料一   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传入内地,比如今天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的。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正所谓“洛阳家家学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在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

——腾讯网

材料二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政府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最终胜利,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是中央王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汉书》

材料三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此后考古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

——央视新闻网

材料四   “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宋高宗赵构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两宋以后海上贸易繁盛的原因。
2024-08-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九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汉书·贡禹传》载:“武帝征伐四夷,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这从侧面说明汉代(     
A.赋税以土地为本B.隐匿人口严重
C.人民承担赋税重D.社会动荡不安
2024-08-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9 . 在《西南夷列传》中,司马迁独赞滇,说“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滇之受宠,是因为滇王愿意“置吏入朝”,归附于汉王朝。这反映出汉朝(     
A.民族交融趋势日益明显B.西南夷与汉族的关系较好
C.滇王消除了民族间隔阂D.民族史撰述的大一统视野
2024-08-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10 . 据记载,西域都护府设立后,西域王侯、典客、商贾、贵族频频东来汉地,呈现出“驰命走译,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这说明,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A.推动了内地商业的发展B.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管理
2024-08-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