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1 道试题
1 . 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国策由“无为”转为“有为”。下列能体现其政治“有为”的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实施了“推恩令”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统一铸造五铢钱
2024-08-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普高部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历史(一)试题
2 . 敦煌悬泉汉简记载:甘露二年七月,敦煌九个驿站的马匹累死368匹,超过西汉政府为驿站配置的定额8匹;汉元帝时将敦煌郡九个厩置马匹定额从360匹提高到480匹,还为驿站配置马医。这(     
A.促进了区域间商业贸易发展B.提高了边疆地区的农业技术
C.确保了军令和政令畅通无阻D.加速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盐铁会议”

时间: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2月—7月。

地点:京城长安。

参会者:一是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官员;二是各地的民意代表、知名人士,即所谓“贤良方正”;三是丞相田千秋,是辩论会的主持人。

会议核心内容:商讨汉王朝罢黜盐、铁、酒等专营政策。

会议概况:从民间来的“贤良方正”对盐铁官营等财政措施进行了全盘否定,并进而攻击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政策;作为这些财政措施的经办人,桑弘羊坚决捍卫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丞相田千秋,发言不多,只是在双方辩论激烈的时候,讲一些折中调解的话。

会议结果:仅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

围绕材料中“盐铁会议”的信息,以西汉或北宋为例,对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8-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4 .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预期目标,却造就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
A.平定七国之乱B.促成昭君出塞C.开辟丝绸之路D.实现盐铁专卖
2024-08-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和而不同”和“百川汇海”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1)请完成以下关于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和其思想内容的匹配。(填涂字母)
a.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融入自然之中,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b.注重法律与秩序的建设,主张严格的法治和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     
c.兼相爱,交相利。(     
d.关爱他人,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e.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代表对自然界朴素的认识。(       
A. 儒家   B. 墨家   C. 阴阳家     D.道家     E. 法家

材料一   先秦战国时期在我国思想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产生了儒、墨、道、名、阴阳等诸子百家,各家思想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甚至相互攻击,……而以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核心,中国文化着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的一面,主张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商编自胡国威《论孔子“和而不同”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2)材料一中“和而不同”文化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A.先进性B.包容性C.开放性D.复杂性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中国的思想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的含义。

材料三   两个关键因素使得唐帝国能够保持活力;折中主义(它吸收所有在之前几个世纪历史上出现的文化流派)和世界主义(对外国人及他们多种多样生活方式的包容)。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在整个唐帝国,尤其是在城市,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显著的因素,对于其文化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4)阅读材料三,从中概括唐文化的特点是(     
A. 开放   B.   严谨   C. 先进   D. 兼容   E. 创新

材料四   有许多外国人居住在长安……有波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僧侣,日本、新罗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在长安的外国人可能达到十万以上。在朝廷任职的外国人也为数不少。

——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你是否认同“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在整个唐帝国,尤其是在城市,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显著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2024-08-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记》《汉书》所塑造的汉武帝形象存在巨大差异。《史记·封禅书》刻画出一个迷信神仙方术、劳民伤财的昏君形象,而《汉书·武帝纪》塑造的汉武帝则是一个勤政爱民、好施仁政、开拓有为的明君、贤君形象。

汉武帝形象塑造的差异,与司马迁、班固两位史家所处政治环境与撰史思想的不同密切相关。司马迁是与汉武帝同时代的史家。经过汉初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继位之时,西汉国力趋于服盛。但司马迁目睹汉武帝王霸之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司马迁故意选取汉武帝迷信方士、求仙问道等诸多荒诞之举加以集中叙述,以表达自己对汉武帝好大喜功及其劳民伤财之政治举措的强烈批判。并且在汉武帝执政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日盛。司马迁私人撰写《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史的自由度较高,不会受到过多干涉,从中也可看到司马迁较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而东汉班固撰写《汉书》是奉旨而撰,官方正史意味浓厚,具有强烈的“尊汉”正统意识,处处要维护并强化汉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儒家思想也逐渐成为两汉王朝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而儒家的政治伦理规范,如是否施行仁政、尊崇儒术等便成为评判一个君王是非功过的最高价值标准,东汉的班固显然受到这种思想的深厚影响。同时,班固将汉武帝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君王,也有为东汉后世的君主树立榜样的目的,以鞭策他们建立像汉武帝一样的丰功伟业。

——摘编自王亿千《<史记><汉书>中汉武帝形象塑造的差异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的史实分别论证司马迁与班固为汉武帝塑造的形象。(材料所涉及的史实除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与班固所塑造的汉武帝形象不同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西汉塞

材料一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天子遣从骠侯赵破奴击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

天汉初年(公元前100年),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在建置武威郡时,曾于北驿道沿线,新置媪围,扑擐二县。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汉代四郡两关示意图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成功开拓河西走廊,后来逐步在河西地区构建了一整套河西汉塞防御系统,“河西汉塞”可以概括为四郡、两关、河西长城。汉河西长城在秦长城的基础上,顺着河西走廊一直向西延伸到西域,其构成除堑壕、“天田”、土垄、塞墙、山川险阻等以外,还筑有一系列障、坞、燧、关等设施与之配合。

——据吴礽骧《河西的汉代长城》

依据材料信息,以“河西汉塞”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8-06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汉初年,盐、铁两个行业最为显赫,盐铁商人傲视群商。西汉中期,铁业在流通领域的地位明显下降,已不能和盐业相比,史书中也很少出现铁商致富的记载。西汉铁业在流通领域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A.重农抑商的实施B.专制集权的加强C.炼铁技术的停滞D.国防形势的稳定
2024-08-06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国家财政问题,专门下令设置上林三官进行货币改革,改革将各地铜矿收归国有,垄断铸币权,甄选优秀工匠提升铸币工艺,杜绝私铸。其结果(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手工业铸造水平
C.解决了边患问题D.扩大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2024-08-06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市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贾谊建议削藩是为了“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晁错主张削地是鉴于“不如此,天子不尊”。 贾谊云,“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 晁错云,“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经过汉朝的大力削藩,至成帝时,外戚王氏盛极一时。王莽借内重外轻之局欲代汉家。但由于宗室衰弱,外无强藩,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捍国难,刘氏纵使有人讨伐王莽,也终因势孤力单而无济于事。所以班固认为,王莽代汉,“汉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玺被,惟恐在后,或乃称美颂德,以求容媚,岂不哀哉”。汉代的经济由汉初的中央和地方互补型变为武帝后的中央单一型。汉朝实行高度的统制政策后,尽管解决了很多财政问题,中央的经济实力也更加强大,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却比以前大大逊色。

——摘编自岳庆平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实施削藩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实施削藩政策的影响。
2024-07-28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