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尚书令是西汉少府的属官,汉武帝时则重用尚书令参与中枢决策,东汉建立后出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情况,其长官尚书令“机密端首,至为尊要”,在决策和发号施令等方面极为便利。尚书令职权地位的变化表明(     
A.君主专制逐渐强化B.地方权力不断弱化
C.外戚宦官势力上升D.中枢机构日益完备
2 . 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王借“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向长安开进.汉景帝诛杀晁错后,诸王不退兵,刘濞还自称东帝与朝廷分庭抗礼。这一事件(     
A.使封国制退出历史舞台B.说明削弱相权的必要性
C.迫使西汉变革地方制度D.导致地方陷入割据混战
2022-11-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政府设平准令丞,如果遇见市场上商品价格过低,就以较低价格收购。如果商品价格过分上涨,平准就以较低价格抛售。这一措施(     
A.有利于稳定市场的秩序B.避免了市场价格的波动
C.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D.加强了对地方有效控制
4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今征收算细钱,规定商人财产每两钱须缴纳120作为财产税,如果是经自己手工作品,每四千钱缴纳120钱;普通人一部车缴纳120钱,商人缴纳240钱。汉武帝这一措施意在
A.实现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B.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C.规范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董仲舒就对六艺之科的态度而言,与李斯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书》截然相反,但其思路如同—辙。二者“思路如同一辙”是指
A.通过禁绝异端达致思想一统B.糅合百家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C.借助儒法结合实现君权巩固D.矛头指向道家改变无为局面
6 . 在财政经济领域,汉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偏于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大力加强专制政权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这表现在
A.推行租庸调制B.清查全国垦田数量
C.实行盐铁官营D.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2022-02-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代,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起用文学儒者至数百人,实现了所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历史性转变,以上做法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儒土成为文化史的主角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统治
C.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D.大一统的局面得以形成
8 . 自西汉建立至汉武帝以前,选拔的人才有黄老、法家、刑名、纵横之士,当然也不乏儒者。士子的学习各有所宗,如晁错“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与洛阳宋孟及刘礼同师”,主父偃“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这反映出当时
A.思想大一统尚未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恢复
C.中央严格控制选官权D.人才选拔方式多元化
2022-02-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司马迁认为汉初大儒贾谊“明申、商”,精于法家学说。晁错是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曾习申、韩刑名之术,然而也师从故秦博士、齐人伏生学《尚书》,是《今文尚书》的传人,据材料可知
A.汉初思想为新儒学奠定基础B.汉代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C.汉初采用儒法并用治国理念D.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趋于一致
2022-01-08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时,已有部分文人在对灾异事件的记录中蕴含对朝政的讽谏;汉宣帝时,儒生对自然灾害的解读为皇帝诛杀权臣提供了借口。由此可知,汉武帝以来
A.批评时政成为儒生的追求B.天人观念影响政治生活
C.儒学成为限制君权的工具D.封建迷信思想走向僵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