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71年,在呼和浩特发掘的汉壁画墓中有女子采桑图;1972年,嘉峪关东四十里的戈壁滩上东汉砖墓内亦有大量反映蚕桑、丝绢及纺织工具的彩绘壁画。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汉代(  )
A.西北地区的蚕丝业有所发展B.河西走廊是丝绸西传的通道
C.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加强D.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模式趋同
2 . 汉武帝时,政府实行盐铁专卖制度。盐铁的分配和大规模的转运,由产区或设在中转地的盐铁机构负责,按照销售区域的人口数和田亩数匡算出应予供给的食盐和铁器数量;销售区域也必须按数从附近的产区或中转地调入盐铁,不能擅自制铁煮盐。这一举措旨在(     
A.稳定市场秩序和减轻农民负担B.保护农民利益和维护小农经济
C.抑制私商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促进商品流动和商品经济发展
2022-07-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已有部分文人在对灾异事件的记录中蕴含对朝政的讽谏;汉宣帝时,儒生对自然灾害的解读为皇帝诛杀权臣提供了借口。由此可知,汉武帝以来
A.批评时政成为儒生的追求B.天人观念影响政治生活
C.儒学成为限制君权的工具D.封建迷信思想走向僵化
4 . 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一职,对刺史人选有严格要求,一般是选用政绩优异,不畏豪强,正直忠勇者担任。这表明当时
A.监察效率逐步提升B.官吏任用更加务实C.监察手段灵活多元D.官僚结构趋于优化
2021-12-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董仲舒认为华夷的本质差别是文化的高低,二者交融的基本途径是文化融合而不是军事征服,即使暂时无法实现文化融合,也倾向于采取和平的手段。董仲舒提出这一主张意在
A.缓和西汉的边境危机B.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
C.改变汉武帝治国方式D.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6 . 如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耧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推广使用)
汉成帝时期农学家氾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验推广区田法、溲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
A.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7 . 汉武帝任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力排众议命其强力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统一铸币等重大财经政策。西汉实施这些政策主要是基于
A.皇帝的个人爱好B.国家财政的需要
C.民族关系的紧张D.农业地位的下降
8 . 汉武帝即位后,在经济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新举措,如改革币值,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插手商业贸易,平抑物价;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等。上述举措本质上反映了
A.汉初经济凋敝的现实B.儒家仁政思想的要求
C.统一国家发展的需要D.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
9 . 西汉盐官有遍及二十八郡国的三十五处,铁官有遍及四十郡国的四十九处。盐铁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王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农所设盐铁官代替。这表明
A.官方垄断盐铁经营B.政府严管盐铁业
C.王国问题彻底解决D.冶炼业发展迅速
10 . 有学者认为:“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下列各项中,与上述理念相符合的是
A.“致良知”,“民贵君轻”B.“克己复礼”,“以道事君”
C.“三纲五常”,“正心”D.“循天下之公”,“众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