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中后期,士人中流行的汉赋,颂德宣汉之风逐渐淡出,讽谏功能日渐式微,隐逸之风大为突显。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衰退的时代景象B.逐渐理性的士人心态
C.士族衰落的政治现实D.日益壮大的庄园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政府规定,每年秋天地方政府都要核查民户的年龄。年满七十岁的老人,授给他们王杖,同时保障他们的生活;八九十岁的,要倍加尊重,额外赐予物品。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民间慈善组织发达B.治国思想吸纳儒家伦理
C.国家主导救济教化D.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备
2024-02-0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东汉后期,太学生联合世族官员结为“部党”,借助儒家伦理大肆营造舆论,开展反对宦官擅权的政治斗争,时称“党人清议”,最终遭到镇压。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A.塑造了清正的舆论环境B.折射出政坛的黑暗腐朽
C.客观上使外戚势力崛起D.直接导致黄巾起义失败
4 . 汉武帝时期,“改正朔,易服色”,打破了文景时期富贾贵戚与后妃服饰混乱的现象,并采用黄色为帝王之色,表示受命于天,逐步建立服饰制度。东汉明帝时期,制定了详细的官服制度,对后妃服饰也做出了具体规定。汉朝服饰制度的发展集中体现了(     
A.纺织技术的进步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治国理念的深化D.国家治理的优化
2024-0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黄石市、宜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广东·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公元188年,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选宗室和重臣充任,州牧成了凌驾于郡国守、相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长官。这一变革(     
A.埋下了割据隐患B.引发了农民起义C.遏制了豪强扩张D.巩固了东汉统治
2024-0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刺史制度的实施
C.地方治理政策改变D.地方豪强的崛起
2024-01-23更新 | 368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里特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三国志》中有“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余壁(营垒),……得户二万,兵二千人,令就田业”、“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黔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的记载,该材料意在强调(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是当地政府官员据险而建
C.军事防御的同时带有庄园经济色彩D.国家基层治理能力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今四川省彭山县出土的东汉《舂米》画像砖。图上有一谷仓,图左有二人并列踏碓;右下有二人正做米与糠的分离工作。该文物可以用于印证(       

A.官营手工业技术状况B.自耕农的粮食种植与加工
C.庄园经济的协作劳动D.农业耕作方式的日益完善
10 . 如表为长沙五一广场出土的东汉简牍所载部分信息。据如表信息可以推知,当时长沙地区(     
信息出处
俱乘枳船上之沂溪中市鱼。简37
捕鱼网二、其一新,直千五百。简617
求于小市卖枯鱼自给。简【壹】53
从官市(市)鲜鱼十斤,直钱六十。于所有田溏中捕得小鱼。简【参】1121
A.鱼类产品消费需求较旺盛B.官府尚未介入渔业管控
C.渔业成为主要产业D.市鱼方式多样化
2023-12-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