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汉代画像石除了记录丰富的社会经济生活面貌外,也呈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其中不仅包括儒家子弟的德行事迹,汉代及此前各时期的忠义故事、孝行故事、“列女”故事(主要反映贞烈事迹)也蔚为大观。由此可知,汉代画像石(     
A.阻碍了造纸术的推广B.兼具艺术和史料价值
C.题材受“清议”的影响D.由儒生主导内容创作
2024-01-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为《九章算术》书影,该书成书大约在公元1世纪,其中记载的很多试题都是徭役赋税问题。比如:“今有北乡算八千七百五十八,西乡算七千二百三十六,南乡算八千三百五十六。凡三乡发徭三百七十八人。欲以算术多少衰出之,问各几何?”衰,衰分,即按一定标准的比例分配。算,指算赋,就是人头税。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九章算术》是国家治理的产物 ②它是古代中国数学的代表作 ③从史学角度说,它具有史料价值 ④根据百姓意愿计算所缴赋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2-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     )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B.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
C.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D.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成帝时,张霸献伪《尚书》百余篇,后经中书校之,其所献《尚书》乃是割裂《尚书》篇目,并加以《左氏传》《书叙》作首尾形成。成帝虽“黜其书”,却未能阻止该书在后世的流传。隋文帝时刘炫献其伪造的《连山易》和《鲁史记》,后有人讼其书伪造,文帝亦免炫死罪。从中可见(     
A.求真是史学研究的主旨,伪书不能用作史料
B.伪书的史料价值取决于当时人们对它的态度
C.统治者对伪书的宽容行为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D.伪书虽涉及学术不端,但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23-03-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自施昕更先生于1936年发现良渚遗址以来,良渚四代考古人栉风沐雨,历经84载春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发掘研究,良渚古城内外的结构层次分明、布局有序,核心区由内而外分别是内域(包括宫殿区、墓葬区、作坊区和仓储区等)、城墙、外郭城,城外还有郊区的祭坛墓地和多条水坝构成的大型水利系统。

——摘编自宋妹、刘斌《良渚古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之城》

材料二   司马迁著《史记》利用的文献史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石室金匮之书”,印皇家所藏图书档案。第二,古诸侯史记。秦朝焚毁了官藏史书,而民间藏书却不能尽毁。司马迁整理了这些材料。第三,歌谣诗赋,俚语俗谚。《史记》中共收录乐府诗赋15条,儿童歌谣8条,俚语俗谚38条,共计61条.现已考证出,《史记》共引用了106种古书。这些古书部分尚存,部分亡佚,部分残缺。其中有六经及训解书23种,存16种,亡6种,残1种;诸子百家及方技书52种,存16种,亡30种,残6种;历史地理及汉室档案23种,存2种,亡20种,残1种;文学书7种,存3种,亡3种,残1种⋯⋯司马迁20岁南游江淮,后又奉命出使巴蜀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许多地方风土人情的描写都来源于自己的感受。他的调查,包括战国故事、汉初故事、古战场形势、人物遗事等。他的亲身体验,使《史记》中许多场景十分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编自吕昕娱《试析司马迁<史记〉与希罗多德<历史>的史料来源及其在(文献学)教学中的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良渚古城发掘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迁《史记》史料来源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搜集史料应遵循的原则。
2022-11-1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59年,汉赋名家王褒在今四川成都附近写下了《僮约》,如“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绵亭买席、牵犬贩鹅”“贩于小市、往来市聚”都是其中的名句。据此可以推知(       
A.汉赋描写诙谐缺乏史料价值B.汉代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汉代庄园主具有契约平等精神D.西汉时期四川饮茶之风兴盛
2022-08-15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汉代张掖郡辖区内出土的《居延汉简》记载:“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闰月丙戌,甲渠(县级屯戍机构名)令史董子芳买鄣(要塞)卒口威裘一领,直(值)七百五十,约至春钱毕已(还清欠款)。旁人(证人)杜君隽。”此简的史料价值是(     
A.了解西汉管理西域的机构设置B.提供财物交易契约的实际例证
C.明晰汉代地方官吏的行政职责D.研究东汉监察制度的具体案例
2024-0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青史

《史记》和《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历史有300余年的交汇点,其中对“三家分晋”的描述颇有不同。

材料一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使命。“三家分晋”作为《史记·赵世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主要从成功者赵国的角度进行讲述,但并未赋予其特殊的政治含义。《资治通鉴》则删减了赵家的史料,更多从失败者智伯的角度叙事,并把失败原因归于智伯对儒家标准的背离,即失德与“不仁”。

材料二   《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篇,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停笔。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定名为《资治通鉴》。以下为《资治通鉴》卷首篇节选。


(1)阅读读材料,指出《史记》和《资治通鉴》对“三家分晋”的叙事有何不同?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篇?
2024·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书》录有《太史公》一百三十篇(《史记》的初名),其中十篇有目录无书。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十篇未成有录而已,元、成之间(司马迁死后)褚先生更补其缺”,“其后刘向,向子歆(刘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南宋学者叶大庆在其学术笔记《考古质疑》中谓《司马相如传》乃班固所作,而《史记》则称太史公作。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指出刘歆窜改《史记》是为伪古文经制造依据。由此可知(       
A.文献并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B.辨伪考证是历史文献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C.考古新发现进步有助于破解历史研究的争议
D.历史研究利用历史文献只能采信其原始版本
2024-03-22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昌海昏侯刘贺墓于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青铜蒸馏器引发了学界关于汉代是否已出现蒸馏技术的讨论。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依据如下

材料

史料
依据一
依据二
依据三1992年,马承源先生通过对上海博物馆馆藏东汉青铜蒸馏器的复原件进行实验,证明其蒸馏效能显著。2022年,江西省博物馆张琼、刘荃等研究员通过理论论证以及使用现代建模技术从结构、功能等方面论证了海昏侯墓青铜蒸馏器能够满足狭义蒸馏和广义的煮馏

——摘编自张琼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青铜蒸馏器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者在论证“汉代已出现蒸馏技术”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还需要补充哪些史料才能使论证更充分并说明理由。
2023-09-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