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岭南潮汕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而同一地区发掘的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这反映出(       
A.南方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B.佛教在潮汕传播非常广泛
C.人口南迁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D.南方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
2 . 岭南潮汕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而同一地区发掘的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南方青铜铸造技术的衰落B.佛教在潮汕地区的广泛传播
C.岭南地区生产技术的进步D.南北经济交流促进民族交融
3 . 江南开发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三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反映江南经济状况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四反映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变化?
4 . 图1、图2为南北朝时期文物图片,这反映了(     
A.北魏封建化改革彻底B.社会动荡利于民族经济交往
C.服制变化是民族交融的体现D.胡服更加具有实用性
2024-02-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故宫博物院组织了一场名为“何以中国”的文物展览,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晋归义羌侯”官印入选其中(见下图)。印为金质,驼钮。印文小篆字体方正,布局严谨。这一文物入选此次主题展,主要原因是(       

A.展现了制印技术的精美B.体现出篆书艺术的魅力
C.象征着西晋国力的强盛D.是民族交融的历史见证
2024-03-06更新 | 11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巩固伟大祖国的统一历史。


   
1.观察上述文物,请按照出现的时序排列__________(填写字母)
2.为进一步研究图C文物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小黄同学收集了如下古诗。

《李波小妹欣》:“李波小妹字雍容,赛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魏书李安世传》

你认为,这段材料具有怎样的证史价值?
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请依据列表要求,将下列史事按交往方式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出击匈奴       B.设河西四郡       C.孝文帝改革       D.开设榷场互市
E.唐蕃和亲       F.册封俺答汗       G.专设理藩院       H.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民族关系主要方式事件
(1)冲突战争
(2)友好往来
(3)管辖治理
(4)商贸交易
(5)改革调整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2023-06-27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材料二



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

(注:在唐朝的十部乐中,除了燕乐、清商乐外,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高丽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都是外来乐。除了宫廷,高官和民间大贾家中也有出现私人乐队。该图真实再现了当时的乐舞场面。)

(注: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1)观察上述文物,按照出现的时序排列是。
(2)图⑤北齐仰覆莲六系青瓷尊上的纹饰内容与哪种宗教密切相关?
A.道教   B.基督教   C.景教   D.佛教
(3)请你再列举两个关于图③所处朝代的政府巩固边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史实。
(4)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组邮票,邮票中的主人公昭君和文成公主对当时历史发展做出的相同贡献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动民族交融   C.促进汉藏友好   D.强化边疆治理
(5)图②大元帝师印是元朝政府为了管理图中哪个地区而赐予当地高僧的封号?(A、B、C、D见下图中国地图简图)。

(6)下表所示为辽代部分皇帝的相关记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记载出处
(辽太宗)德光本名耀屈之,后慕中华文字,遂改焉《旧五代史·外国列传》
帝(辽圣宗)幼喜书翰,十岁能诗。既长,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辽史》
(辽)兴宗好儒术,工丹青,以画鹿著名《辽东行部志》
A.宋辽之间的冲突逐渐消失   B.契丹人坚持民族本位观念   
C.辽国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D.汉文化对契丹人影响较深
(7)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胡虏、匈奴”是指哪个民族。
A.党项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2023-01-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墓葬遗址中出土了魏晋时期的铜镜残片(图1)和五铢钱(图3)。它们与东汉中原的同类器物,如图2、图4有很大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图1铜镜残片拓片                       图2长宜子孙镜                           图3五铢钱拓片                    图4 “四出五铢”铜钱
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民族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C.游牧民族继承汉族正统D.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加深
2024-01-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