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 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胡三省(宋末元初)

材料三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1)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一中的图示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有何意义。
2023-02-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统一B.政权更迭C.民族交融D.北人南迁
2023-01-30更新 | 209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地图能更直观的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1、图2、图3、图4分别是秦朝、西汉、西晋末年、唐朝的地图



请根据图片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任选3幅图,以“从历史地图中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
2023-01-16更新 | 271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胡人牛耕图》 晋(西晋)归义氐王金印            北魏孝文帝像
A.国家统一B.民族交融C.政权更迭D.北人南迁
2023-01-1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选项中最符合②所代表的时期阶段的表述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
C.国家分裂与社会倒推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据此可见,当时(       
A.羌族完成了内迁的历史进程B.西晋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内迁少数民族取代西晋政权D.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北方走向统一B.民族交融加强
C.农业生产恢复D.社会分工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晋以来,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上层已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修养。内迁较早的匈奴贵族如刘渊、刘宜等莫不综览经史、著诗文、工书草。胡服在中原流行,推动中国传统服饰由“上衣下裳制”向“上衣下裤制”转变。另外,以肉食、奶酩等为特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 也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文化交融的主要特点是(     
A.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B.家国一体的观念得到认同
C.中外文化交流的规模空前D.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A.利于郡县制的推行B.阻碍了民族的交融
C.导致八王之乱出现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
2023-01-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