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与内容。由此可知,汉代察举制( )

常科

特科

孝廉:察举孝子廉吏

贤良方正;选拔公正、敢于直言之士。

茂才(秀才)选拔奇才异能之士

明经:选拔通晓儒家经典之人。


明法:选拔通晓律令的人才。

A.提高了官员的综合素质B.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C.铲除了特权阶级的根基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3-11-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唐代部分出身可考的地方官员司法参军与司户参军的来源统计,据表可知唐代选官(     
出身科举门荫(凭借祖先功勋循例做官)其他总计
司法参军65人47人9人121人
53.7%38.9%7.4%100%
司户参军24人39人13人76人
32%51%17%100%
A.科举出身占绝对主导B.方式上的多元化倾向
C.仍为门阀士族所垄断D.立足于强化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列举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文化教育政策。由此可知,唐太宗时期(     
序号文化政策
完善并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官学制,各级、各地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中央建立了统管学校的国子监,其下有六学二馆,生徒有一定限制,每旬皆有严格考试要求
学校教育以经学为中心,唐太宗组织人员编写教材,颁布全国,作为学校统一课本
A.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B.科举考试的程序逐渐规范
C.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所扩大D.传统儒学的内涵得到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先秦到隋唐的主要选官制度演变历程,据此判断,不属于先秦至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演变趋势的是(     
时代制度名称主要内容
西周世官制依据血缘关系授予并传承官职与爵位
战国军功爵制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相应官职
汉朝察举制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的舆论
评价和为官能力
魏晋九品中正制各州郡中正官品评人才并推荐给中央
隋唐科举制以明经、进士等分科考试的办法取士
A.选拔标准以血缘为主变为以才学为主B.选拔制度着重维护平民利益
C.选拔方式由推荐到更公开公平的考试D.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表所示为唐朝前期进士录取人数统计情况。这反映了该时期(     )

时期

进士录取人数

唐高祖

二十六人

唐太宗

二百零五人

唐高宗

一千一百九十七人


A.科举制度得到发展B.教育改革成果显著
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D.官僚制度臻于完善
6 . 下表是《后汉书》列传所记载人物的家庭背景。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因政治活动而闻名的人物(所占比例)
官员的儿子或孙子88(35%)
名门望族48(19%)
社会地位低下或贫困者9(4%)
无记录可查者107(42%)
A.存在阶层固化的趋向B.名门子弟素质较高
C.察举制已经遭到破坏D.世家大族把持朝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