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2023-12-02更新 | 24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     
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
2024-04-11更新 | 62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商周时期就有用于祭祀的家谱。东晋南朝,家谱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修家谱的机构,谱谍学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家谱发展关系密切的是
A.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形势.B.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C.官吏选拔标准的重大变革D.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2022-04-10更新 | 1205次组卷 | 21卷引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汉士大夫所重之名,以美德高行为主,如表列举了当时的几种主要美德。这体现了当时的选官制是(     
久丧对父母守丧三年或加倍;对举主、故将行孝三年
让爵父有高面长子应袭,逃避不受,以让其弟
避聘避聘不就或让亲属
报仇家有仇怨,奋身图报
报恩故吏对举主,弟子对业师等
A.科举制B.宗法制C.察举制D.郡县制
2022-09-06更新 | 1066次组卷 | 10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解释唐代士族衰弱的原因时,许多学者认为是由于科举的兴起所致。然而美国的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认为,这是倒果为因。虽然进士举越来越重要,但是旧的家族娴熟地掌握了这种考试,以至于进士举成为大家族确保自身永久地位的一条新途径。不同于后来中国朝代科举以笔试为主、考官无从知晓答题人身份的规定,唐代的科举要求主考人和应试者之间、应试者们自身之间一种广泛的、遵照礼仪的互动。科举过程中强烈的社会因素也总是优惠士族的子孙。关于这一史学争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研究虽然鼓励百家争鸣,但不必立异以为高,应诉诸公论
B.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新的历史解释不能脱离新史料的发掘
C.历史学追求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家国情怀却常影响价值判断
D.历史学家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徐松《登科记考》载,中晚唐时籍贯可考的进士共470人,其中籍贯在北方五道(关内、河南、河北、河东、陇右)的共245人,在南方五道(江南道、山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的有225人。这一分布情况缘于(       
A.南北民族交融加强B.科举制度的完善C.南北经济均衡发展D.人文环境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解试”与“省试”两级。解试由州郡政府主持,当地士子自由报考,凡考试通过的土子,便可取得“解额”,然后凭此参加尚书省举行的省试,省试若及第,即具备了授官的资质。这(     
A.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向学之风B.继承了任人唯贤的政治传统
C.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的发生D.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
2024-03-25更新 | 30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玄宗时,润州刺史韦铣虽为高门却不同意让“门第贵盛,声名籍甚者”为婿,坚持嫁女于进士裴宽。尚书李翱的女儿看中文士卢储,李翱遂招其为婿。后来卢储中了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这反映出唐代(     
A.科举取士成为选官主要途径B.封建门第观念已经消除
C.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观念变迁D.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说,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剔除了官僚政治中难以掌握与制衡的、与皇权离心对抗的贵族政治因素,造就了一批批忠君臣僚。据此可知,科举制
A.导致古代贵族政治走向终结B.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独立发展
C.改变了官僚集团的构成要素D.迎合了封建皇权专制的需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人类历史,无论国家大小都有或兴或衰、或存或亡的变迁史。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存在两类回答:一是单因素决定论,另一是多因素决定论。现代之前,全都是单因素决定论,如儒家道德决定论、法家法制决定论和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到现代有所变化,一方面仍提出诸多新的单因素决定论,另一方面出现了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解释,只不过在“多因素”的看法上存在差异,有的认为多因素包括道德、法律、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英雄、战略、制度等所有相关的社会因素,有的认为只是其中的某几种。

——摘编自《论制度决定国家兴衰存亡》

根据材料,围绕“影响国家兴衰存亡的因素”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2-11-10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